:覺得自己的功夫有所進步,想藉此將精神寄託在功夫上,但實踐後卻發現無法找到真正的寄託之處。這是因為功夫進步還不夠?或者有其他原因?

道阻且長

鍾老師:功夫的境界是無窮無盡的,功夫的進步也是無限的。我們看功夫課就知道,有些同學的拳速已經很快了,過陣子再看,又變得更快了,那是因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持續不斷地超越自我,才能不斷提升自己,不斷向前。功夫是一種修行,不會因為經過多少年就可以畢業,不再需要鍛練。就像《道士下山》中的小道士以為自己的功夫已經達到頂峰,可以離開下山闖蕩,沒多久便意識到自己面臨了一系列問題,卻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應對。

術為藝進

 功夫並不是用來寄託的,寄託與我們修練功夫無關。我們練功夫是為了自強,男兒當自強,君子當自強,每個人都需要自強。一旦自強了,就不再需要尋找寄託。精神寄託是文明的產物,現代人受科技文明的影響,容易心煩意亂,頭昏眼花,心無法平靜,不知所措。於是隨便找個事物來學習,比如畫畫、書法、彈琴等等。琴棋書畫具有寄情作用,但並非根本之道。許多人剛開始學習時充滿新鮮感,但很快失去興趣,心又開始遊移,然後再換個事物學習。並不是說琴棋書畫沒有境界,它們同樣具有藝術境界,只是要將琴棋書畫發展到近道的程度,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很多人只是將其做為精神寄託,即使認真學習,最後也只停留在藝術的層面,無法進入道的境界。

禮樂感知

 古代的六藝包括了禮和樂,並沒有提到琴棋書畫。所謂的樂並不等同於現代所說的音樂,它主要強調樂的哲學,並將其運用到日常生活中,與我們周圍的事物產生共通之處,產生共振、共鳴與和諧。當然,琴、蕭、笛等樂器演奏也會有共振、共嗚的效果,但在藝的層次上更多地以情感為主。禮樂不以情感為主,禮強調的是應對進退、屈己從人,不斷將內心的波動熄滅。樂即是剛才所述的,對周圍事物有高度的共鳴、共振,能感知他人的變化,感知他人六識上的波動,而不為之所動,保持自己的和諧與中和。也可以說,樂是用來致中和。具備這種致中和的力量,無論何時都能面對各種情況,如《中庸》所說:「未發之時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遇到好事、壞事或其他各種情況時,都能保持平衡,以一種「無所謂」的態度來面對,心裡受到的影響就會大幅降低。比如遇到一件倒霉的事情,應該如何處理就如何處理,處理完之後就不要再去想它,不要覺得自己很倒楣,這就是「發而皆中節」,也就是致中和。

直以方內

  致中和的力量來源於射和御的修練,而這種修練從功夫開始。修練功夫首先要練氣,通過「主敬」來進行練習。這主敬的功夫,由足下開始,先自尋覓開始,即所謂武道修練格言:百日築基,十月懷胎(蘊釀觀察期),三年哺乳,十年小成,三十年而大成之理論,故有三年練馬步,三年打拳,三年練腿,三年練棍棒十八般武器,有這等錘鍊,氣自然而然地下沉。主敬意味著一心一意地把要做的事情做好,專心地練氣或修練功夫,對待事情要尊重,對待自己也要尊重,只有這樣才能練得好。一旦練得好,自然就會產生能量,包括身體的氣、十二經絡的氣以及我們的心、六識和六感。心氣會逐漸相應起來,即心與氣能夠和諧地相互配合。心氣能夠相應,這意味著你作為一個人存在,如果不能相應,三魂七魄就無法統一,人就會失去凝聚力,無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弘毅之要

 武道中的百日築基,十月懷胎,三年哺乳…等,不就是對己忠誠,與人謙敬的要訣?練氣和練功夫確實需要敬、存養和涵養,而非寄託。《論語》中有一句話:「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如果在練功夫時沒有弘毅之心,那麼實際上只是依賴寄託。上功夫課使你感到心靈安定,生活有重心,身體活動力增強,頭腦也更加清晰,這些都是表面的功夫效果。然而,這並不能算作真正的功夫境界,因為缺乏弘毅之心,你只能看到功夫的外在表現,而無法洞察功夫深處的一切。

敬若意誠

 主敬和涵養是能夠深入理解事物真理,將其轉化為自身智慧的基礎。主敬和窮理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關係。《易經》中提到「敬以直內,義以方外」,這裡的敬指的是如何培養敬意。善養浩然正氣,以正直的態度養育自己而不傷害他人,這樣才能產生真正的敬意。這裡的敬與朱熹所講的敬不同。朱熹所講的敬是指恭敬、端正的態度,將事情的細節做到最好,就像日本茶道一樣,首先整理好桌子,擺放好杯盤,將茶葉處理得完美,所有動作都要表現出極大的禮貌。這種敬多半是為了給他人看的,即使真的有敬意,也只是對著茶道儀式很敬重,敬重的是外在物品,讓人看到你顯得很敬重,但實際上內心可能並沒有真正的敬意。

敬起常心

 心中真正的敬意是從根本上沉潛培養的,它需要高度的涵養,與智慧和學問相結合,並能真正地表達出來。這種敬意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和修練才能實現。小心翼翼地處理杯盤只是外在形式上的敬意,這只是在細節上下功夫,以王陽明的話來說,這種做法是支離破碎的。當然,我們不能否定這種做法的價值,但如果想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就不能僅僅停留在形式上。極端的形式主義可能被認為是敬意,但它與內心真正的敬意是兩回事。而百日築基的武道要訣從誠意正心而入,連帶生活上都將「懷胎哺乳」的沉潛之功用在日常生活工作上,火候到了,便走進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還虛入道的超越性生命境界,達到一心不亂,內不求神神自在,外不動而心運化,走進入乎其內,出乎其外,我命在我不在天,外緣干而不擾之境地!

集義之敬

  孟子曾言「集義之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要將最適宜的能量匯聚一塊,首先需善養浩然正氣。「善養吾浩然正氣,直養而無害,充沛天地間」,這幾句話融合了儒家和道家的精髓,但真正理解它的人並不多,一般人只能從表面理解,難以真正體會其中的意義。直養而無害有敬重之意,這種敬重是內在的,你站在那裡,如同半畝方塘的一面鏡子,將所有的能量、空間和世界都建立在你的範圍之內。練氣習武是學習頂天立地,以敬重的心態,使身心靈與天地的能量完全融合在一起,讓人不再需要向外尋求。王陽明提出了「心即理」的觀念,他有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我們練氣,是從無的狀態中建立自己的良知,練太極套路,是要讓半畝方塘的能量變成遊龍,龍行天下。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力量。我武維揚,讓生命擴而充之,能夠不斷地匯聚義之力,將所有最好的理、心、性、氣統統合而為一,直接產生道的力量。

擴而充之

 同學們修練功夫,如果能夠將氣功、太極套路以及生命哲學課堂上所學的內容結合並融會貫通,就有可能展現道的運作。這並不關乎進步與否,而是不斷擴大和充實自己。進步是現代教育中常用的詞彙,但在中國功夫中並不強調進步,而是強調擴而充之。禮樂射御等方面的修習都是要擴而充之,而書和數則涉及到人們進入神通的階段,能夠理解過去和未來,即古往今來,上下十方。道的運作存乎一心,當你達到這個層次和水平時,佛家所謂的自性就會產生。自性本來就是清淨的,當身體的能量匯聚到一定程度時,會產生一種獨立而無害的力量,這就是所謂的自性。

初心之敬

 功夫展現了自性、佛性、道心、真心、初心和真我,通過修練功夫,我們的生命能夠產生極強大的驅動力量。無論處於何種狀態,我們都能夠保持內心平靜,處事從容,達到持盈保泰的境地。我們能夠像水一樣去接納和應對各種情況,並且能夠產生無私、捨己從人的態度。這種道家所強調的面對萬物的力量,也包含了孔孟所講的「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的境界,是一種極為強大的生命驅動力量。如果不修練功夫,不練氣,很難體會到這種境界,因為沒有理解其中的動能。觀看格鬥競賽時,我們只看到如何取勝、如何傷害對方,這只是表面上的運動精神,而沒有深入到更高層次的東西。功夫不同,功夫的提升過程並不是格鬥和搏擊能夠完全展現的,功夫的運作模式更接近道的境界。

惟一之敬

 修練功夫的要點是「敬以直內,義以方外」,即在內心保持敬意,對外展現正直和道義。敬意影響心氣,正直和道義影響對事物的認知和看待方式。當這種生命境界融合時,就能夠與道心相連。《大禹謨》中提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也是夏朝治水的核心精神。大禹花了多少年時間和努力才成功地治理了洪水,這其中沒有一絲取巧的成分。他以堅毅、樸實和高度的精誠合一的狀態,才能夠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整個夏朝得以免受大洪水的侵害,這需要付出巨大的精神努力,稍有懈怠都無法實現。因此,夏朝以誠立國,也就是說中國人是以誠立國的。

中和之敬

 修練功夫的先決條件是練氣和養氣,這需要從初級氣功開始,通過練習站馬和沉馬來使六神收攝,心氣收攝,實現身心的高度整合。一旦初級練得純熟,接下來練中級,然後進一步練太極,這樣身體的能量驅動就會變得越來越強大。由靜態的初級氣功進入動態的太極套路,也就是從無極到太極的過程中,我們的生命能量會不斷擴展,神識也會不斷擴大。練初級氣功是敬的展現,練太極套路和功夫則是窮理,這兩者的結合形成了致中和至誠的力量,只有擁有這樣的力量,才能發現自己根本的本性,也就是所謂的自性。進入自性的狀態後,任何事情對你來說都不再是壓力,因為你已經領悟到自性的純淨,看到了佛性,看到了天道和天理,人的生命能量達到了最大的擴展,便擁有完全自主自立的力量,不再依賴外在,也不再追求什麼,不介意進步與否。發諸自內,不斷地日新又新,體驗到的境界會越來越精彩。 (2023.08.19)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