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各種人情事變,有新冠疫情、俄烏戰爭等影響,心很難不亂,心的問題如何改善?

無為有處

鍾老師: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見「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對聯讓他驚疑不已!而今天元宇宙的虛擬世界,卡繆《瘟疫》中的疫情,可能引至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俄烏戰爭」,繁雜現代社會的身前身後事,困擾著人們。今日不知明日事,心事無人能解,甚而無人知曉,究竟真實是如許難求,或許上帝本就設定人們無法面對災難和困惑時,寧願相信虛假或者我們自己的執著?因為我們都吃了那個「上帝的」蘋果!其實心的問題也是身的問題,身體失衡了,心裡就會覺得不順暢,日積月累便形成病灶。如何改善?方法很多,可以用藥物,也可以食療、轉換空間到山裡野外,或透過儒釋道三家法門鍛練,都可讓身體重生,抗病抗壓能力就會增強。用藥是個方法,但要避免成癮,長期依賴藥物,因為藥物中的抗生素或其他毒素,都會造成內臟負擔,抗藥性增加,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因而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會減弱,不靠自力強化身體,會缺乏自信,外面有點風吹草動,我心便隨之起舞,這樣的生命由人不由己是很痛苦的。當我們有方法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也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就不會怕外在那些塵埃;新冠病毒是塵埃,俄烏戰爭也是塵埃,大陸會不會來統一也是塵埃。當我們有智慧,有足夠的洞察力,能維持自身平衡,就不會受微塵所蠱惑,自然活得頂天立地,有著面對問題迎難而上的毅力和信心。

聽之以氣

 外在環境確實會干擾我們,影響我們,但最主要的干擾源其實是我心。「我」是意識上的一個念想,當這個念想過於強大,人就會患得患失,時時都在計較,處處感到不安。所以莊子講「勿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用耳朵聽,注意力向外,基於生物本能,「我」會處於備戰狀態,當聲音經意識解讀為對我不利,便立即反應,罵回去,生悶氣,或逃離。聽之以心是將注意力轉回自身,聽內在的聲音,干擾會少一些。問題是,內在的聲音也蠻嘈雜的:「昨天吃太多了,今天要減肥」「這拳怎麼這麼重,不是說好點到為止」「練氣練這麼久了,怎麼還會生病?」「到底該不該打疫苗?」「俄烏戰爭會影響到我們嗎?」「澤倫斯基是英雄嗎?但他為什麼視人民如仇寇」「美國為什麼說支持烏克蘭卻又不出手幫忙?」如果不聽新聞的宣傳,靜下心來,便聽到俄烏之戰其實是利益之戰,不動手的美國卻得到最多。心思圍繞著「我」在轉時,就永遠都無法看見真相、實境和境界,所以莊子進一步說「勿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為什麼聽之以氣?因為「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虛也就是空,裡面沒有我,我識不起作用,就不須隨時備戰,沒有戰逃反應,處理生活中的大小事才不會因情緒干擾而誤判。如何聽之以氣?那就要像孟子一樣「善養浩然正氣」,因為浩然正氣可以把我識拿走,無我才能看見天下。便見到普丁的憤怒,澤倫斯基的無知悲劇,歐盟北約的偽善,和美國拜登的陰險毒辣!

安得廣廈

 人生處處是問題,國家也一樣,杜甫在《登高》中所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藉自身處境喻家國慘狀,他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已結束了幾年,但地方藩鎮爭奪地盤彼此攻伐,百姓的生活依舊苦不堪言。杜甫走過「開元」最富麗堂皇、開闊包容無比鼎盛且人才濟濟的大唐,又墜落了「貓妖傳」「天寶」繁華落盡的時候,玄宗從擁抱大唐風華轉而一頭栽進太真仙子的玄媚當中,本說不愛江山愛美人,怎地在馬嵬坡掩臉救不得,回看安史亂,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峨嵋山下少人行,杜甫跟著流離失所的難民逃竄,全家顛沛流離到了四川,在成都草堂寫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等悲天憫人胸懷,想想今天烏克蘭幾百萬外逃的難民和戰火下上千萬的百姓,戰禍實是人類自我毀滅的最有力的武器。晚唐外患年年征戰,將士忠勇殺敵在外辛酸無人曉,家中妻眷竟日思念無處尋,晚唐陳陶《隴西行》:「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寫盡戰亂中親人寄情無處的生命吶喊!

夢縈求索

  蘇東坡有首詞描寫人情悲狀:「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人間大悲莫過於國破家亡,滾滾紅塵尋不到吾家!可人心之至悲,莫過於山河仍在,人事已非,偏偏感情不可取代,如杜麗娘驚夢,尋夢,歷三世穿越,冷雨幽冥,挑燈尤看情無有,但情不知所起,奈何因緣跌宕,唯初心貫穿,復見其真。蘇東坡與王弗情思深邈綿濃,兩情纏繞深邃至誠,是因為兩人對事起念皆同心,蘇東坡求學老師王方曾為書院魚池命名,蘇東坡與王弗同時寫下「喚魚池」之名,王方認為「此乃天緣之合,韻成雙璧」。蘇父曾說王弗跟他,始自未有成就時,既同甘共苦,不斷提點又溫柔體貼。蘇東坡念她想她夢她,由是念念不忘,寫下《江城子》至情之所衷,叫人不勝唏噓!

飛鴻雪泥

 人生有起有落是必然的,卻也是偶然,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不知道,怎麼起的不知道,怎麼落的也不知道。可人就是執意要起不要落,要得不要失,做了很多計畫,建立很多目標、方向,也很努力一一執行,結果還是走了一條不如意的路,這不好,那不喜歡。對現狀愈是不能接受,愈是感到道路崎嶇,運氣不佳,負面念頭不斷。蘇東坡詞:「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我們以為這麼做就可以得到,那樣做就可以避免失去,計較、算計得好辛苦,但得也好,失也罷,都是雪泥鴻爪,沒什麼分別,何況雪融就化了,連痕跡都不留。人因為有念想,所以能登月探火星和建構人類文明,人因為有情,所以能犧牲自己成就他人,也因為恨與惡,所以人會毀天滅地,泯滅人性,見不到光明。俄烏混戰就是悲劇,不想停火的就是惡人。記得《英倫情人》電影中的男主角艾馬殊答應女主角凱薩琳留在山洞養傷等他開飛機回來救她,他的國籍與血緣就像異位雙反的圖騰和標籤,在不同時空下名相和本質的一種邂逅,愛情意念只在時空中留痕而無法穿越,當文字和標示不再時,他們在洞穴中,迎著死亡,打破所有的限制和領域,走進了愛與人性的宮殿,穿越風的殿堂去到一個沒有印記的天堂。幹嘛都記著仇恨?為何要當害人的「英雄」?明明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人人或多或少留下雪泥鴻爪、問題和遺憾,人都早晚仙去鴻飛,真能計較個甚麼?

山中傳奇

 人的最大難題,是不能掌控自己的心思意念。胡金銓的電影《山中傳奇》,講一名書生到山裡抄佛經(大手印),過程中遇到一堆妖魔來搶經,經歷紅塵百丈,終於逃脫了出來,見到先前入山時所遇的那位樵夫,樵夫問他去抄經了嗎,書生說:「好像去了,又好像沒去。」究竟去了沒有?不知道。人的心思意念就是這麼不可捉摸,偏偏大多數人都倚賴雜亂的心思意念過日子,生活好忙碌,做了好多事,上了好多課,究竟做了什麼、學了什麼,為什麼做、為什麼學,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人生可說是由腦中一連串意念流轉所形塑,意念伴隨著感覺,和家人、同事、朋友相處,處理私事、家事、工作上的事,全都參雜著感覺,感覺一旦偏負面,有恨、有懼、有憂,就會覺得生活中的一切都很難掌握。書生何云青去抄大手印,意欲降魔伏妖,盡度一切有餘眾生,遂穿梭陰陽、色界、欲界、無色界,限於道行,反而鬼迷心竅,見異思遷,幾死於非命。書生立願抄經除魔安魂,本意若唐僧西天取經,雖有宏願,但願力不足。樂娘如欲界之魅(莊依雲)乃色界幽靈,屯堡中除了啞巴,連僧道也都不是人。書生在魑魅魍魎妖魔鬼怪中,還抄得了「大手印」,書生何云青和我們多數人一樣頂著滿街的正義,在許多事情上都想「施展大手印」,欲置異於我者和看不順眼者於死地,但圍繞在身邊的都是幽魂鬼魅,抄寫並唸誦這樣的「經」有意義嗎?基督教聖經講過耶穌見法利賽人意欲用石頭砸死娼妓和小偷,耶穌問他們中有誰沒犯過罪的才有資格責打娼妓和小偷,結果所有人都低頭的走了。我們心中道德的尺都如幽魂鬼魅纏繞我們而不知,都做著相的事,以為自己清高,其實我笑人時,人也笑我!正如《山中傳奇》原著《一窟鬼癩道人除怪》主旨:「一心辦道絕凡塵,眾魅如何敢觸人?邪正盡從心剖判,西山鬼窟早翻身。」沾塵著相的人們或國度,所作所為不過如鬼魅吧!

吟嘯徐行

 如何減少負面感覺?蘇東坡的《定風波》中說:「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行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為什麼說莫聽?因為聽之以耳,原本單純的風雨聲,經過人的認知詮釋添油加醋,感覺穿林打葉力道愈來愈強,愈聽心愈亂。就像功夫對打,你盯著對手的拳頭看,明明很弱的拳,你都覺得它強,那是認知產生的錯覺。正如聽新聞網路傳播俄烏戰爭時,多半都說俄侵略,其實個中因由複雜至極,絕非美歐所說。莫聽其實就是莊子所說的勿聽之以耳,心不隨外物起動,才能做出準確判斷。在蘇東坡看來,這樣的雨勢還是可以前行,既然風雨不會因為我緊張擔憂而停止,那就放輕鬆地走,所以說「何妨吟嘯且徐行」,當然這需要真本事,像王陽明一樣,受困龍場驛仍不以為苦,是因為有一身好本領。同樣的當我們煩惱纏身,事事不如意,何妨跟蘇東坡一樣,吟嘯且徐行,唱著歌抬著頭,邁步往前,一如功夫對練,那管輸贏!好好的運氣舒展筋骨拳腳,含笑面迎對方攻防,做好自己的心理準備,盡力把動作做到最順暢最好,一次兩次不好,慢慢再做就行了,練的在於勝己而非勝人,心無罫礙,慢慢就走進一簑煙雨仍能笑天涯的境界。

一簑煙雨

  「竹杖芒鞋輕勝馬」,有馬騎是借助外力,會有負擔,沒馬騎靠自力,反倒輕快。「一簑煙雨任平生」,穿簑衣戴斗笠在湮雨中遨遊,整個意境完全不一樣。走向哪個意境,是氣的問題,氣足了才可「何妨吟嘯且徐行」、「一簑煙雨任平生」;氣不足就只能「十年生死兩茫茫」。「料峭春風吹酒醒」,春寒料峭,身體感覺不適是正常的,這時人反而清醒;環境舒適,人過於自信,我心強大,反而容易犯糊塗,覺得都是別人欠你,別人對你不好。清醒才會察覺自己欠別人太多,心境完全不同,氣魄就大了。「山頭斜照卻相迎」,山頭有陽光照過來迎接你,其實是自己心中有光,浩然正氣的光。感知是從外抓取,光照是直養蓄滿而外射,生命境界就大不一樣。「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不管外面發生什麼事,心動了就有狀況,心不動就沒有狀況。所謂無風波不成江湖,國際間有大亂,如瘟病、戰爭、區域政治角力,動亂出現,就有許多人波及而倒楣,但卻有另一小撮人、團體或國家卻大大的得利,新冠疫情出現,醫護器材和疫苗公司就大發利市,俄烏戰爭牽涉多少國際政治利益?例如海外美元資金熱錢的移動,能源產品和糧食價格狂飆,軍火武器利多,區域政治經濟利益板塊移動,股票基金放空抄底等狂飆。美國不管世界大亂,只管美國利益,一般百姓心若動了,就沾上江湖風雨。人到中年,物事人非事事休,心沈了,就再也起不來,人生本就起起落落,回首向來蕭瑟處,能歸根見初心,不也無風雨也無情?

廬山煙雨

 再看蘇東坡另一首詩:「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無別事,廬山煙雨浙江潮。」前後兩句都有「廬山煙雨浙江潮」,但境界大不同,前者「未到千般恨不消」是有我的,慾望極強,情緒極重,非達到目的不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後者「到得還來無別事」是無我的,無我便無事,事情排山倒海而來,但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心中不起風浪,不掛心不留痕,也就一點事都沒有,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生活中我們總覺得事情很多、很累人,但套用王陽明的說法,事情哪會累人,是人自累於得失。蘇東坡說「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他也是有練氣的,明白有強大的浩然正氣才得以無事,這時看事情就清楚多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出來了。知道人的問題起於自尊,自累於得失,碰到任何問題,自然就能放下面對。人生國事大都累於得失計算,所以天下大亂,人生問題關卡重重,走得是跌跌撞撞,傷痕累累。練功夫的好處在於自我完成,從自根自性上調息修煉,直養浩然正義,涵養仁義心光,頂天立地,扛起自身問題,放下一切自尊,接受自己的錯,看到別人的好,又哪會累於得失?高興的是能找出自己的錯,改正之,所謂錯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功夫就能帶我們走入自我完成的最高境界。

大力府首

 心中只有自己,我識太強,絕不肯低頭,就什麼問題都解決不了。佛家講大力,什麼叫大力?願意放下,願意低頭,再多的不滿我都接受,這叫大力,有大力才站得起來。人生所有坎都是自己挖出來的,稍有不順心,你便當它是坎想要填補,反倒愈挖愈深,你不理它,過一陣子那坎自動就不見了,可你不相信。接受自己的所有狀況,好的、不好的都接受,不怪父母給我不好的基因,不怨友人給我種種打擊,能接受自己的各種不好狀況,自然就能把好的部分展現出來。人是如此,國家也是如此,國家的自我太強,便會稱霸,稱霸又沒有齊桓公管仲的大胸襟便會遺禍世界,因為當年桓公雖九合諸侯卻少戰,故能一匡天下而太平。中國自古講王道和霸道,王道以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和而不同的寬廣心,才能發展出「大力」。而霸道是蠻力,只能做成世界各地的戰禍和不解的問題。常言上帝要你亡,先讓你瘋狂!霸道之國通常隨意否定自己的標準,剝奪別人的自由權,限制並搶奪別人私有財產,破壞自由貿易規範,強迫別人打仗,要所有人都聽他的話來制裁別人,是沒有能力服眾的。

月光寶盒

 世間所有紛爭都是我識造成的,個人有個人的我識,國家有國家的我識,我識太強,就是執著成型,不願認輸,不會檢討,也不反省,就不可能做出更好、更善、更光明的事。我們看中國崛起,歷經多少折騰,從清朝中葉到現在將近兩百年才終於慢慢站起來,過程中少一點自我檢討的能力、更新的動力是起不來的。想要重新站起,必須先自我檢討,一點一滴不斷突破,不斷調整,問題解決了一個又來一個,環環相扣,一環解決不了整個就崩了,又得停很久,經過無數春風秋雨,須要足夠的定力不斷除錯才起得來。拿周星馳主演的《月光寶盒》《仙履奇緣》(大話西遊)來比喻就更清楚,戲中唐僧與觀音妥協,使魔性未除的悟空(至尊寶)真能悔悟,心甘情願往西天取經,以法力送其五百年後重生再造。悟空(至尊寶)為救不信愛情的白晶晶,穿越時空只見到紫霞仙子,紫霞見悟空(至尊寶)拔出寶劍以為是她真命天子,但他想的是白晶晶,一次為月光寶盒騙紫霞,便說曾有份真愛卻不珍惜,失去才後悔,認為人世最痛苦莫過如是,望上天讓他重來擁抱之。紫霞因而感動便與牛魔王決裂,牛魔王搶了鐵扇公主的扇要把平行穿越時空的村子扇往太陽毀滅,紫霞為救至尊寶擋下牛魔王的暗器,即將失去紫霞的瞬間,明白這才是他前世今生的真情。其實人也好,國家也好,都想做得更好,要好就不能太求完美,因為完美跟求第一和輸贏是有問題的。若有機會,人人都想穿越時空找回或改變過去的情景,但那是有條件的,要戴上金箍!知所取捨,能有所為,有所不為,這就需要佛家一貫強調有菩薩心腸的金剛「大力」,氣練要足,心更要大,才能養出儒者的浩然正氣。

再無金箍

 沒有金箍的自我束縛的要求,即便能穿越再多次空間,如至尊寶每次返回從前或未來,時空條件都不如人意,不是早了一點就是晚了一點,沒有剛好這回事,因為時空中銘刻著人間世種種的蒼桑和感情,自動糾纏滿載複雜人情關係意象和回響。即便隔得再遠都會不斷改變仍會自動回傳訊息和頻率,產生佛家之因果和業力。至尊寶穿梭在未知時空以不同角色跳脫後現代的荒謬,似是虛假卻又比真實更真實,是疏離真實卻又無比真實。《英倫情人》是部意象複雜的電影,男主角艾馬殊離家考古,墜入撒哈拉沙漠二戰時,其身份上的衝突,感情上的愛恨交纏,執意爭奪時卻只能滯留洞穴中;與至尊寶透過洞穴穿越類同,洞中溪水沙石,帶來風的殿堂,方見到光,油盡燈滅,人間價值便不再重要。而漢娜如同荒漠甘泉,既洗滌眾生痴迷,透著包容人性的光芒,展現和光同塵般向生面死的豁達。蘇東坡在《寒食帖》點出「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我輩練氣習武者,應明白人生問題重重,邁步其中,可以公無渡河,見此山不比那山差;公若渡河,也見那山不比此山好;墜河而死,可不問此山那山好,渡河應持向生而死的「大力」,好便在我心中!練氣和功夫,有如許魄力,浩然氣自在心中,也就認識到真誠的重要,懂了人生若只如初見,便見初心,不再見人間醜惡,入無為有處有還無之境,而任運自若!(2022.02.12)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