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最後一段,圓測和尚以非力、非敵對、如如不動化解外族人對大唐的仇恨,我們修練氣功和功夫是否也應抱持同樣的態度?

圓測地獄

鍾老師:狄仁傑是武則天時代的人物,圓測和尚以非力不動武的方式化解干戈、化解仇恨是電影裡的情節,而歷史上也確實有不用武力化解干戈的真實片段,譬如歷仕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的郭子儀,他智勇兼備,又善與人和,跟外族突厥勇士們都能成為好友。有一回外族逼近邊境,皇帝要郭子儀帶部隊去和他們對戰,郭子說不用,只帶幾人前去即可。去到之後,那些外族朋友果然把他當兄弟,一笑泯恩仇,大家飲酒作樂,化解了一場干戈。有些人會說,如果對方不聽郭子儀的,他去到不就被剁成肉醬?這就牽涉到郭子儀的判斷,他對外族友人的了解,以及對整個狀況的觀察,最重要的是,他去到時的個人表現,他所表現出來的氣勢讓那些外族兄弟們感受到大唐果然是大國。由於郭子儀沒有帶大軍,只帶幾個人,對方覺得不能夠失禮,很快就把戒心收了回去。當然,郭子儀必須清楚知道這些朋友是信得過的,而不是亂來的人。也就是說,如果他沒有識人之明,去到那裡就真的會被剁成肉醬,偏偏郭子儀就是能夠看得出來,這就是我們講的有慧眼、有氣魄、有膽氣。圓測是三藏玄奘法師之徒,也曾主張「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大悲心和識力。

子儀膽識

 郭子儀不帶大軍前去就是不用力,不用力就不是來打仗,不是來報仇,不是把對方當敵人。敢只帶幾個人,他的心定要足夠平靜才行,倘若有丁點罣礙,講話不自然、不自在,就會引起對方猜忌覺得你已經不是他們的兄弟。就像電影《無間道》裡,不論梁朝偉、劉德華或其他人,當他們以線人的身分活動時,只要表現出一點不自然,立刻就會被拆穿,道理是一樣的。圓測和尚跟《無間道》裡的線人表現其實是同一個層次。郭子儀略有不同,他敢單騎前去,第一,他不怕死,義無反顧;第二,他心中不帶仇恨;第三,他完全相信對方也有這種談和的心。你相信對方有這種心,如果對方沒有呢?那就要以誠心化解對方猜忌的心,這需要具體地展現出來,確實有能量傳遞影響對方的心,而不是用嘴巴說說,否則他們就會覺得你是來挑釁的,或覺得你很跩、很自大,一個人就想搞定他們。郭子儀當然不是自大,他是以老友、哥兒們的身分融入對方,彼此才能坐下把酒言歡,才有辦法進入正題進行談和,重要的是要有一份真心,更重要的是把當年建立兄弟情的初心,不帶丁點機心的誠才能動人。

至誠動天

 圓測和尚是方外之人,講出智慧言語是很自然的事。可是戰爭裡面對對手,如果你不能將言語內容具體展現出來,對方會買你帳嗎?不會的。郭子儀能和對手談和,是因為他身分夠、友誼夠,他的名氣和膽識各方面達到最高的境界,和圓測和尚的意思是一樣的,但圓測只是把道理「說」出來,不是直接「做」出來,兩者層次有別。電影裡的安排,讓圓測和尚用言語來化解對手的敵意,這道理是成立的,可是在我看來還不太夠,圓測沒有郭子儀的大氣和氣魄,圓測用說的能化解狀況,是因為有強大的國力做後盾;唐朝武則天當時的國力還是很強的,但到了郭子儀的年代唐肅宗時國力就沒那麼強了。郭子儀兩手空空地去,後盾也空,要打未必打得贏,最後是靠至誠的力量才將問題化解。

入無間道

  許多堵在我們心裡的煩惱事,不滿、怨恨、仇恨,都是因為與人的關係不順所造成的。事情解不解得開、化不化得了,是看彼此的情義、情誼、情份多或少,而不是看誰對誰錯,不是看你黑我白、你邪我正、你惡我善,因為善惡正邪黑白對錯都是自以為的,你覺得自己善,可被你說成惡的人認為你比誰都惡,自說自話、各說各話只會製造更多的問題。有情是人的天性,人不論黑的白的善的惡的,都會有情義,只是多和少的差別而已。就像《無間道》電影,黑幫有黑幫的情義,警察有警察的情義,還有黑幫和警察之間的情義,當這種情義起來之後,許多卡關的事情就可以放掉讓它過去,情義起不來,大家就會鬥得你死我活。郭子儀去會外族友人,有點像無間道裡的線人身分被戳破後跟對方坦白,你們要殺我可以,但你們若肯相信我,也可以用我來做些事。這種坦誠會讓對方黑幫認為你這個線人警察是可以成為朋友的,那是一種很微妙的轉變,在那個狀況下,線人的力是不足的,他不得不這麼做。郭子儀那時的力也是不足,沒有國力當後盾,當時他的外族朋友要是不買他的帳就真的會被剁成肉醬,可是郭子儀還是去了,因為沒有其他方法,要去就得進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境地才有成事之可能。

聽氣真如

 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東西,不是金錢,不是權力,不是名位,而是所謂的緣,中國人講緣,外國人講關係,緣裡面的份(情義)足的話,就會產生較強的力量,帶動幾許生命質能和情調運轉,如果不足,什麼都帶不動。緣無形無相,不為肉眼所見卻是真實的存在。人透過感官擇取外物加以反應,這過程主觀成分頗重,由於某種因緣我們選這不選那,再加上覺受、意識的判讀,我們認知到的真相只是我們以為的真相,而不是佛家所說的真如法相,不是實相。因此莊子說:「勿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勿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看事情若只用眼看、用耳聽,不能「聽之以氣」,看到的只是假象,倘若再隨假象起舞,只會製造更多問題。譬如香港「反送中」事件,《逃犯條例》修訂林鄭月娥已經喊停了,但示威者還繼續活動,而且頻率越來越高,顯然反送中和《逃犯條例》不是主要目的,而是另有企圖。事件不斷擴大發酵,只會離事實愈來愈遠,假象、亂象愈來愈多。先不論示威者的訴求合不合理,示威者有權和平示威,可沒有權暴力示威,沒有權妨礙他人自由而示威。反送中示威者高喊爭民主爭自由,卻不尊重別人的自由和民主,癱瘓地鐵,跑去機場妨礙大眾登機和接機、擋人出境,仗著人多就放膽亂搞。這些人的作為和前面所講的郭子儀差太遠了;郭子儀為了整個江山社稷朝廷老百姓安危,不顧一己生死,幾乎是賣老命,可能一去就回不來了,但他照去;反送中示威者則是為了一些搞不清楚的理念,沒有明確的宗旨,對自己的生命意義、定位在哪裡都搞不清楚,所追求的理想究竟合不合理、合情和合法,有沒有意義都不清楚,就跟著拿錢的帶頭的人走,人家要你去地鐵站就去地鐵站,要你去機場就去機場,自己的生命意義在哪完全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去向,不知道從哪裡來、要往何處去、現在在做什麼,都不知道!禪宗為什麼講這東西?因為人對自身生命的基本問題解不了,就沒有能力解開人與人之間的問題。

觀念非真

 《逃犯條例》修訂經過部分人士惡意的「懶人包」處理變成「送中」條例,引來一堆反送中和原本就反中的人,整個事件呈現諸多假象、亂象。自由、民主、人權、平等只是主義,不是真理,這個主義是很模糊的、很奇怪的、很詭異的,卻有一堆人把它當寶。民主這個詞彙大家琅琅上口,可沒有幾個人搞清楚它真正的意義是什麼,連蘇格拉底都搞不清楚,而柏拉圖認為這東西不好,所以寫了一本《理想國》,也就是共和國,共和國裡用的制度比較像蔣經國和新加坡那一套,沒有民主這回事。到亞里斯多德也是一樣,認為民主是不可行的,因為人性不可控制,還有,人性太容易受事情的誘惑和影響。示威者沒有明確的宗旨,只為了反對便搬出一堆歪理來。李嘉誠的一句「黃台之瓜何堪再摘」引來正反多面解釋,管他黃台不黃台,支持黑的往黑面解釋,支持白的往白面解釋,總之,說法要有利於自己這方就對了。

良知明鏡

 說詞都是人編撰的,你有你的理,我有我的理,你有你信奉的主義,我有我信奉的主義,即便信奉同一個主義,譬如人道主義,也會因認知不同各有各的詮釋和堅持而起爭執。言說最容易製造假象引起混亂,若不想被假象所惑,就要回到生命本身,從人本的角度來看。孟子的人本思想提到,人有不學而知的良知,有不學而能的良能,有四端之心,有大義之心,看到別人有狀況,馬上出手去救。如果我們不能體會這種生命運轉,每走一步所見所聞全都是假象。佛家講人的自性本來清淨,因習性不良使自性有所染汙不能跟真如法相相合時,生命的運作格局就不會大。當我們的所作所為合乎真如法相,自性和佛性能夠相連,也就是小我和大我能夠整合的時候,生命就能產生最大的運作。就跟《蜀山劍俠傳》裡,仙俠要修到完全無我,才能進到宇宙力場裡最強的南冥雷火狀態,自性就變成一種本然的光,也就是孟子所講的浩然正氣,這種光是永發不滅的,這樣的生命才會有意義。郭子儀成仁取義,和岳飛一樣,所展現的是一種沛然莫之能禦的生命力量。

英雄過劫

 再看金庸的武俠小說人物楊過和郭靖,他們的生命到後期也是在抵抗外族侵略,死守襄陽城,展現的生命光華極為震撼。《天龍八部》裡的喬峰本來是個大英雄,可是他的心鎖住之後就變成悲劇英雄,他心裡面的光不見了,本來清淨的生命內在變得不清淨,不能跟外在的最大意義相應,不能跟真如法相應,也就是自性跟佛性不能相應,不能與天合一,與大我整合不了,內在力量就不齊全。人如果沒辦法進入至善的狀態,生命沒有光芒,所有的道、德、仁、義就全都沒有了。《倚天屠龍傳》裡的張無忌,他是個大好人,但稱不上什麼英雄,只是他運氣好,每逢劫難都有機會學到一些好功夫,因為功夫強、能力大就被推出來當幫主扛重任,可他不是王侯將相那種格局的人。張無忌感情豐富,很多因緣就成了他的磨練。和張無忌生命相牽連的幾名女子,其中一個是蛛兒,她曾被張無忌咬傷手,代表兩人的緣有合的地方也有不合的地方。蛛兒從頭到尾都是一個悲劇人物,所引來的緣都是悲劇收場。緣和自身的頻率有關,和自性、個性也就是生命的基本運轉模式有關。當這個模式跟另外一個頻率相映的時候,一開始就不順暢便種下所謂的業緣,之後也很難有好的結果。

善性泯滅

 另一個是周芷若,在張無忌小的時候因父母雙亡沒人照料流落街頭沒東西吃時,她拿東西給他吃,周芷若就像「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張無忌最冷、最無助的時刻點燃一根火柴給他取暖讓他繼續活著,那是人性中根本的善,存在自性跟著她成長。可是長大之後,周芷若進入峨嵋滅絕師太門下,那裡的環境讓她不得不為惡。周芷若本性是善的,成為滅絕師太的門徒之後,滅絕師太有「更善」的規條把她鎖死了,周芷若自力不足打不破那些「更善」規條,也就是她的自我修練沒辦法突破那些限制,最後就卡在裡面出不來。周芷若一面對張無忌有好感,一面又不能表現出來,從人性的角度來看,自性清淨部分已混了許多雜質,可她沒有辦法自清。和老子所講「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道理是一樣的,周芷若沒辦法讓自己得一,她與生俱來的善便不再清淨,一團混濁,就會很痛苦、很難過。張無忌在光明頂給周芷若打傷了,表示他跟周芷若的緣和蛛兒有點類似,有很多東西卡在裡面化不開、不順。周芷若有太多自己的關過不去,她要聽師父的、要接手「除惡大任」,事事不能兩全,就卡死了。

破一切相

 還有一個趙敏,她是金人,和張無忌他們是敵對的。趙敏看上了對手張無忌,過程中兩人不斷糾纏,彼此在很奇怪的狀態下互相幫了對方、救了對方,趙敏還為了張無忌和她老爹鬧翻離開家。張無忌不知道自己跟趙敏之間有什麼感情,只是覺得趙敏這個人沒有人家講得那麼壞。兩人從你害我,我害你,變成你救我,我救你,最後就走在一起了。這樣的結果,在兩人的意識中是料不到的,對趙敏來說,結局雖是她渴望的,但她不覺得有這個可能。兩人的生命往合的方向導,雖在意識之外,卻在自性之中,因為他們的自性頻率很容易跟對方接上,即便在無意的狀態下也接得上,否則就會像蛛兒或周芷若那般有意卻還是沒有好的結局。對張無忌來說,趙敏看似處處和他敵對,但到最後反而跟他最合。為什麼會這樣?以佛家來講,唯識學有所謂的八識一一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討厭誰、喜歡誰是第六識的運作,但左右生命運轉最關鍵的是第八識阿賴耶識。生活中常有這樣的狀況,明明不喜歡某人某事,卻處處都會碰到,想甩都甩不開,這就是阿賴耶識的作用。

劫渡真如

 禪門有個常拿來論述的情緣故事,說有一女子為人所棄,心中不解問道老僧,僧諭:海飄一裸女屍於灘上,第一人路過,僅視後離去,於來生成一面之緣友人;第二人見後脫衣蓋覆其身,於來生與之成好友及愛侶;第三人路過卻為之挖洞埋葬立碑,來世與之成夫妻。古人亦講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方修共枕眠,只得眼緣便是普通點頭之交,有心脫衣覆體屬有情緣往還愛侶,得還一情唯份不足,而掩埋立墓之行,如結草銜環般甘心付出而不求報,便得共枕夫妻之緣。蛛兒與無忌偶遇,蛛兒極喜歡無忌,要金花婆婆強劫無忌為伴,卻為無忌咬手而放開。這情不能強,世間眾生不解痴兒,總是傷己傷人,仍不明白一己之執,錯以為情,這是人世無明之一,不見真如法相。在情之間,是不應有所執的,情本為兩極相運,有無雙生而不是執己之相,固己之情。如善雖好,亦不能見善必應,善往往為人誤用,有善小而不為,如不給賣火柴小女孩買火柴,也許沒時間、心情或其他原因,最後無人買火柴,女孩飢寒而死,業便相隨。有為善卻使人墜無間地獄,使為善亦業相隨,譬如追隨理念而投身爭鬥遊行,如文化大革命、太陽花運動、佔反、反送中運動。

以業為真

 眾生無明,於情有所執,念為己困,便入無明,法有相,為外識所迷,不能自己,當下一切皆情之所動,地獄現前。蛛兒見無忌,即為相所惑,亟欲留下無忌同遊,不得無忌所應,便是前世同船渡者,緣缺份輕,一無所成。猶如文革、太陽花、佔中、反送中等無明眾生同渡於碼頭,一臉無明,不知緣之所寄,船發而不知去向,為而不知其所為,剩下不知如何渡化之業力和共業,待為業力反噬,方知念念無明,人如活屍,不知去向,因人身本體原染淨一體,若能不起念執和情罫,終於有見眾生性不離空有,明白緣起性空,便能回歸人生本體,接受一己命運轉化而認命,達安身立命之本。

和光同塵

 以衣蔽體,不以群分,起善念悲心,入無相非法無我之境,如周芷若於無忌小時,總念念不忘,為其張羅食物,而不究其由,是四端之心起,善念和光同塵,心中無念無差別見,如來藏識自性起動,入境無識有人法二空的般若實相,因而二人有斬不斷之緣。唯芷若心隨境變,受師父滅絕之束縛,無法伸張一己自性,接引無忌之本心,在光明頂上,無忌願為芷若受滅絕所命之一劍,已進入生命最高之善與愛,當芷若劍下其緣定當受創,而芷若又無超越名相,返還如來自性的清淨喜樂和光明,便無緣與無忌接續前緣,終至遵師命欲殺無忌,卻因蛛兒早醒看見驚叫,芷若遂殺蛛兒而墜阿鼻地獄。芷若自幼心善,因隨滅絕而誤得其法,因而埋沒其心中之善,終惡果重生。一如反送中份子,如港大教授戴耀庭,本來心無他意只在特定地點每星期一次幾小時作個人抗議示威,後來台灣民進黨太陽花人士鼓勵他不要如此紳士派示威,是沒結果的,要他搞群眾遊行,搞不抵抗運動,與加大遊行外逸做法,最好是暴動傷人,如此戴耀庭便如淹水裸屍,本無一物的個人抗議,既不擾人也不傷己,後為人蓋上衣服,便依緣起心,再也不是本來清淨的自性,成了妄心蔽體的無明之輩。周芷若本可走自己的路,隨了滅絕,既無自明之知,又惑於滅絕之教誨,便動了念而不能守。

以假亂真

 過去幾百年,自由、民主、人權等美名,經歷古希臘和羅馬的短暫實行失敗後,在法國的文豪如盧梭、伏爾泰,和雨果等人推動下,經歷百多年苦痛實驗後,才成就出如今看到的民主自由世界。但民主自由的代價是很高的,除了有高道德和風度外,穩定而繼續發展的經濟,是支撐民主自由制度的力量。但當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局面時,大者全拿,貧富懸殊的狀況便必然出現,導致所有民主國家都碰到許多難題而無法克服。今天在香港反送中的無明之輩,要給這個已經歷盡苦難的女子,倒下又站起,又倒下去,推倒她的是這些無明之輩。現在他們想給倒下的她另外再穿衣服,穿了衣服便能變成他們的新女友,甚至是「妻子」,新的衣服叫民主自由、真普選,也就是說別人是沒自由沒民主的,或者是只有我說的叫民主自由真普選,可他們忘了,他們本來就穿著自由民主的衣服,他們以為不是。先看最近他們認的英國爸爸是如何選出首相強生代替梅姨的,這是剛選完的新聞,強生是由保守黨內議員(代議制)選出的,不是全國老百姓全民投票選出來的,當他們強要香港穿上「新」自由民主的衣服時,他們只不過將己執強要別人用,卻不明外識非有,因相(執著)不盡故非有,法性不見自性,故罫礙其中,不見真如,如同周芷若忘了初心、本性,為新衣服(國王)所障,以為滅絕所言為真,以為滅絕給了他們最好和合穿的衣服,其實是迷惑了心性和真誠的新衣,如此「愛侶」,只能使人傷心、傷殘,甚或有生命危機。所以不管我們交明友,應守真如法相之境,唯誠能交,如此反送中的無明之輩,根本無誠,有誠的人,不會給人穿「衣服」,必有善意與人溝通,更有悲心和同理心與人相通。

無隙無間

 趙敏與無忌本為敵對雙方,相遇際本無情緣,唯在不斷交匯時,發現對方的真,處處見其誠,也因敵對身份,更見相互初心,不以條件論交,如來本性及靈明覺性,均自在相攝,於一切事件中,其心不生不滅,悟緣起妙,境界風波隨起隨息,識心巨浪返還不起,入如來藏而得解脫。趙敏為無忌換上無心之裳,真如之服以命踐仁付出一切而不遲疑,此等大人心方見大愛。而我輩修心練氣,雖一簞食一瓢飲仍樂,故能窮天理,工夫始於慎獨,合中庸,致中和而踐仁,人欲淨盡,天理流行,內省不疚,府仰無愧,固學問功夫不離生死關頭,有幾牽絆便未融釋,生自命起,色身所附為生死好惡情仇執念,透得過方破。趙敏在無忌不斷責怪及誤會後,仍恃初心,復加其神識,使精魄心魂相隨,心體便流行無礙。

盡性至命

 趙敏居夷處困,動心忍性,仍盡性至命,其行沛然若江河放四海,這身衣服是天衣無縫,求之不得,乃禪緣中為人作嫁埋衣之有緣人,做到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之境,故色相不二,識神得一,一切有緣有情眾生,便能遍識所執,依他起性,證自性之如如,入實相而不有。故兩人本性和本心(如來藏識)與生命歷練後形塑的阿賴耶識(神識或靈明覺性)便相與共,互振融和,產生最大的生命轉進與化合境地,故可以是為人披衣覆體之人,亦可以是埋葬立墓之人,種種起於無心之行,真誠之始,無求之作,廓然無聖的交匯,互敬互解的體會,是從給予和付出中展現生命交織的光華,不是滅絕我行我素,莫敢不從的貪嗔痴!依從根本真如法性之顯現,再除去五毒五蘊,返還如來藏識的自性,以自性心識和合佛性,相映照和合而生的阿賴耶識,便見滅絕和反送中人士的荒謬和妄旦!可嘆失去本心和靈明覺性的悲哀!

真如藏識

 只知真理、理想,和理念的人,是不會清楚真如法性是什麼、如來藏是什麼,和阿賴耶識是什麼。用佛家的概念是因為在詮釋某些事理上更為貼切,比如說,真如法性是指客觀空間存在的特性,可說是佛性,或天地本質;如來藏是人的自性,含藏染淨不二,神魔一體的特性,從道家談氣的概念,就是五行於人體根部蘊釀的體性,具生死本質於一體,以《將夜》電影的說法,就是人的「氣海雪山」(丹田)處。練氣如同孟子善養吾浩然正氣所說,能正本清源,提升生命往善和陽的動能。阿賴耶識是如來藏自性與人的本心成就的靈明覺性,也即靈魂,具孟子說生而知之,不學亦能與生俱來的力量。如此看李嘉誠的「黃台之瓜何堪再摘」,便看到李的多面相存在;有人說李是勸中國不要動武,有人說李是勸香港暴民不要再亂搞了,實際上是希望中國及香港不要再搞,以免影響李的公司佈局,或者李正等資金放空缺口伺機而動。有人說他在中國及香港都捐了不少錢做慈善,可這些錢跟他從中國和香港搬到英國和歐美的資產來比是沒得比的,且每次中國和香港一有經濟問題,他便快速脫手資產做五鬼搬運。對李之所為,也不便責備過多,他不過是一個商人,不是晉商和徽商,不是講仁義的商人,也不懂中國功夫的人。

照見性空

 功夫講觀察,看不到,什麼反應都沒有,該做的動作都沒做;看了,但不能「聽之以氣」,看到的都是些干擾我們判斷的東西,有反應也是不當的反應,做的都是不該做的動作。先是看,看有什麼,之後收,知道有了什麼,才有跟著來的一連串運轉,因此看和收極為重要。人透過眼耳等五根,感覺外界的色聲等五麈,這五種感覺所投射出來的總印象若跟色身相映,意就會產生。這個意泛指意識活動,包括潛藏在身體裡的某種體會或感受。我們的氣功和功夫修練強調不思不想,是為了避免主觀意識的干擾。氣功和功夫修練過程中,身體經由阿賴耶識的運作,自性跟著調整,一點一滴的轉變,到了一個程度之後,孟子所講沛然莫之能禦的浩然正氣就會出來,擴之能充四海,收之能保父母和自身,這時由阿賴耶識所收攝出來的神識,變成一個真正的力量破空而出,讓身體產生強大的運轉。這個運轉可以破一切法,不管是干擾我們的、影響我們的,或是一切的妄見、事件、是非等等,都可以不受它影響,就能達到真正的遺世獨立。問題是,佛家有這個洞見,但做不出來,因為他們是用心去修,感覺到阿賴耶識這個層次,而且知道阿賴耶識及神魂精識,意即靈魂,可是無法運用,行不了。只有透過中國傳統氣功的氣,才能跟阿賴耶識整合在一起。

無拳無意

 功夫運作是一種無形的運轉而以有形的方式來表現,裡面牽涉到質量變化,不是單純的動作或招式上的展現,而是整個力場和空間同時在運轉,武者在不同的力場和空間裡看到空和有、實相和假相同時運轉,就變得很難判斷。倘若身體裡面沒有阿賴耶識收攝出來那種帶有靈明覺性的神識,沒有孟子所說的浩然正氣,就沒辦法破解對方的動作,看到假相就會受影響。功夫以心傳心,以氣傳氣,心氣之間是我獨知人,人不知我,所以可以做到拳無拳,意無意,無拳無意是真意。這個意不是想,而是阿賴耶識裡面的意,那是和浩然正氣同時拔地而出。一拳出去,沒有多餘的念頭,直接從身體裡自發而出,對方完全感受不到你如何發動。功夫最重要的是,能夠拿捏對方的喜怒哀樂未發之時的狀態,他有意要發,有訊號出來,你馬上能感覺到,你的自性立刻跟他相映做出動作,你的阿賴耶識、浩然正氣同時發出,對方就完全沒辦法破解你的動作,無法回應。功夫對練,當你心裡面有我、有敵的時候,打起來就會緊張。跟這人打很順暢,跟那人打就很不順,這不全是技法或水平高下的問題,而是你怎麼看待對手。佛法裡面講三摩地,必須通過基本的善性,也就是空有、空性,才能到達三摩地的狀態,才有辦法讓生命運轉達到最高的調整調和。功夫也是一樣,當你能修到自性清淨的時候,打起來就會順暢。

有益於得

 人心裡面都是毒,五蘊五毒,都在懷疑,都不相信,心不能安,生命格局也就打不開。人都被自身生物機體鎖住,生物機體有許多遺傳上的要求,我們的生命為了應付這些本能上的需求,有許多潛能、智能都沒辦法打開。偏偏人類生活特別倚重智能,不像動物倚重本能生活。動物只須身體成長不用學習自動就會覓食,知道如何生存、殺敵、交配繁衍,這些能力都是預鑄在牠的遺傳基因裡。人類的大腦發達,比起其他動物有更多的智能,但這些智能都要靠後天學習,我們的身體機制只給機會,有多少能力要靠後天努力。所以古人講「盡性至命」,性就是身,透過後天的身體修練,將受桎梏的生命、受本能制約的生命打開,把內在的力量提升起來。開啟生命這扇門的鑰匙,則是孟子所講的養氣,我善養吾浩然正氣。至於孟子所講的不學而知、不學而能,這些良知和良能哪來的?也是修練來的,不是用大腦向外求知學得,而是透過全身修練讓身體維持最佳狀況,使良知、良能發揮作用,這種內求、反求諸己是「求則得之,捨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的事,越練得到越多。

中和至本

 人的本質以佛法來講叫如來藏,如來藏本是清淨一麈不染,可是如來有個藏識是含藏所有的不淨和業障。換句話說,人性本質裡是善惡同源、神魔同體,明白這個道理,看事情就沒有必要將它扭曲,硬給它貼上善惡對錯好壞標籤,作意識上的分到,製造人與人之間紛亂。重要的是透過阿賴耶識,把相、位、本質、空間做高度的平衡和整合。天龍八部三十三天,每個人、每個族群、每個工作團體所走的路,其性質及所呈現的相都是不同的。《中庸》裡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致中和是身為人做任何事都應該努力做到的,對於自己生命裡發軔的力量要有所體會,讓生命達到最大的解放也是我們要去做的。這些都能做到,看功夫的動作,就等於看到一個生命境界、一個生命空間。當生命能量可以高度運轉,就能穿透目前的時空,進到另外一個時空裡,也就是人不在如來藏的狀態裡運轉,而是進到阿賴耶識裡面,讓生命從更大的聖凡不二、染淨合一狀態,有更高的有無、虛實、有相無相的運轉,那就是我們所講的功夫境界。修練功夫應抱持什麼態度?「應該怎麼做」還是在意識上打轉,告訴自己面對強手心不能慌,但就是會慌,想要像圓測和尚那樣如如不動就能退敵,結果被打得好慘。所以講該怎麼樣都沒用,重要的是把它做出來,以氣功和功夫修練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把浩然正氣練出來。 (2019.08.10)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