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對練,別人的強項適合我們練習嗎?想把動作做好,需具備什麼條件?

武之道門

鍾老師:功夫修練過程中,每個人的動作都不同,即使學的是同一個動作,但各有各的體會和詮釋,表現出來的都不一樣,因為動作是整個人在當下的身心展現,看似簡單的肢體運作,實際上是由複雜的識心所控制。別人的動作看起來很厲害、很有效,想去學它,不是不能,而是有條件。一是你能否看見或感知、察覺到那個動作從表象到內裡究竟藏有哪些力量,以及那力量如何形成?二是自身有無和它相稱的力量?如果沒有,就必須先把自身力量提升至接近的程度,有了相稱的力量,模擬動作才可能成功,再進一步參究,體會裡面的微妙變化,以武為道之門就開了。

三元及第

 人的身體若以上中下三元來說,「看見」屬上元的事,大腦的心思、意念、感覺、知覺,以及眼耳色聲等六根六識都在上元運轉。上元能否運轉順暢,關鍵在中元是否提供足夠的能量。中元以心臟為首的氣血循環是生命的泉源,身體運作所需的充沛力量是從中元散放出來,那就是孟子所講的浩然正氣,沒有這個力量,上元運作將一團混亂,也很難落實到下元的肢體而將動作模擬出來。下元也是儲存元氣的地方,元氣不足,不可能有擴而充之的浩然正氣,下元氣不足,寸步難移,什麼動作都做不了。下元氣足了,你想做的步伐、身形、手法、拳腳運轉才能呈現出來,沒有就呈現不了。這牽涉到體能充不充沛、心智強不強大、悟性高不高,體悟能力不足,沒辦法參透動作背後的道理,便無法將別人的動作轉化、內化成自身的力量。

上元識心

 分上中下三元來說比較具體,實際上裡面牽涉到很複雜的生命系統。上元原本是主宰,可如果沒有中元和下元的支撐,上元的識心一團混亂,也沒辦法主導什麼。有強大的中元和下元,可是上元受困於執著,意識有所活動也都是依生物本能(怕痛、怕死)或社會指示(想蠃、要面子)做僵化反應,缺少覺和悟的智能,不能隨機應變,滿腦子只想到「我」,注意力全在「我」上,便觀察不到對方的意圖和動作,即使看到了也反應不過來,拳腳不聽使喚,動作不是做不出來就是變了樣,將點到為止的止戈動作做成致人於死的蠻橫動作,這時你的力量再強大,也只是一種魔的力量、亂的力量、黑暗的力量。上元有覺和悟的智能,再與中元之合天理、天道的生命能量整合,生命才會產生強大的驅動力,動作才能靈活多變發揮最大效用,還要不斷把下元的後天之氣補足,驅動力量才會源源不斷。功夫是從移動、從行去展現,沒有下元力量,所有移動都沒辦法展現。

上元之覺

  動作能否練成,牽涉到你的覺受,如察覺、覺知,和自覺,所以覺不足就很難有悟,參透不了動作的道理,自然學不起來。動作做不好,最主要原因是執破不了,根深蒂固的想法、做法、習慣、習性改不了,又缺少自覺,因為心都向外去,以致於察覺不到原來自己是被自己鎖死的。不自知卻拼命地向外求知,只看到他的功夫怎麼這麼厲害,有沒有什麼秘密或秘笈?就像武俠小說中,無明的武林中人都想求得倚天劍、屠龍刀、九陽真經、九陰真經、葵花寶典等等,過程中死的死傷的傷,「有幸」奪得寶刀、寶劍、寶典的,卻又參透不了其中的奧妙,得到至寶也無用。練功夫不是在練如何打到人,而是練怎麼破自己的執,產生自己的覺、知和智,自覺、自知又有智,也就沒有什麼動作練不成。因此過程中若執著於我,我不能輸,我不能被打到,被打到會很痛(還沒被打到就在想痛的感覺),或被打到之後再三去感覺那個痛,深深記得誰打了我,而不去找出自己動作上有何缺失、如何改進,注意力都在「我」上,而不是真的在功夫的動作上,動作想要有所突破就很難。

我在元上

 若真的對功夫的動作感興趣,或有決心要將它練好,就會摒除其他雜念,全神灌注投入於觀察、揣摩、模擬、嘗試,抓住機會一練再練,試了又試,發現有缺失便一改再改,根本無暇問我進步了沒有,也不需要問,因為自己清楚清楚得很,這過程其實是忘我又不失自覺的。注意力不在「我」上,就不會有我不行、我的能量不夠、我的悟性不高、我的體格不如人等等東想西想、自怨自艾、自我毀損的能量消耗,就可將省下來的能量用到覺和悟上。身體的總能量就那麼多,這邊用多了那邊自然就少了,覺知不足,該看的沒看到,是因為原本已不充沛的能量都用到不該用、不必要用的地方。能量來不及補足,又任其消耗,致使心神不定、心不在焉,那麼「學」得再多,也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入不了心。

無想之元

 練功夫不是苦練就會有成,不是把自己弄得很苦,像苦力一樣天天扛很重的東西,或跑步跑很久,動作就會改善,那樣只是增強體能和耐力。更要重要的是,你學這些動作有沒有辦法進入一種參化狀態,以踐行的方式參究背後的道理(不是用想的),轉化成自身的力量,而不是挑別人的毛病(怎麼打我打這麼重),減損自己的能量(越想越生氣)。參化過程中,能量增長,智能漸開,會有各種體悟,悟什麼?要悟道。怎麼悟?以儒家來說,從「知止」開始,知止而後能定,再經靜、安、慮,之後才能得,也就是得道,只是儒家不用道這個字。知止就是停止外求,外求只會製造更多的慾念、妄想和擔憂,讓心思、思緒更加混亂。心緒未定,智能未開,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到處亂學亂碰亂試。先集中精神能量,把注意力毫無保留地投入在修身也就是練氣和功夫上,對外無求,對內自省,再三克己。克己其實就是破執,破繭而出,讓生命活力再生再現。克己方能復禮,禮即理,讓身心回復到合於理也就是合於道的狀態,佛家的說法是自性呈現,失序的識心慢慢就會變得有序,不再混亂無章,心慢慢也就定了下來。

界定境隨

 中國人很講究境界,一切學習都從界中起,再往境上破,所以行到水窮處,才有坐起看雲時,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是界所框,因而心定之後才能看見,才知道要做什麼,才能做出準確判斷,因為這時沒有私慾干擾。功夫運作過程的定,是剎那之間的定,要有充沛的能量才有辦法統攝身體六神,立於一心,剎那之間做出適切反應。就像科幻電影裡,有一個強大的發射器,將能量迅速拉到最高點收住後再發射,此刻不論宇宙裡有多少次元都盡在眼底,不管對手有多少幫手藏在不同次元裡隨時準備出來擾亂,你都能看見,那麼對手一點辦法都沒有。可同學們常常是,面對弱的,我看得見你,面對強的,就都被對方看見。為什麼這樣?因為沒辦法真的定,各種想法(他好強、他好猛)在腦子裡亂竄,心靜不下來,心神不能集中,心思散亂,視聽便失能。心能夠靜下來,就不會衝動行事,衝到對手面前卻不知道要做什麼,出手也不會用力過猛讓動作變得不靈不巧不活。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世間種種了然於胸,還有什麼好怕的呢?以出世間的心境照見世間一切法相皆空,心裡面達到高度的安定狀態,此時生命恢復原有的勃勃生機,發出的力量就能產生最大運轉,也就是身心裡面的動能毫無障礙,能發亦能收,收發自如。

六藝之攝

 能定、靜、安,才能慮,慮就是所有東西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切心理障礙全部掃除,執著、掛礙、偏執、五蘊五毒、私心、情緒等識心全部被轉化掉,轉識成智,沒有雜訊干擾,判斷抉擇才不會失準,才能發揮智力的最大效用,成為真正的「智人」。功夫運作在剎那之間把定靜安慮都完成了,自然隨手而得,生活中的複雜難題也就不是問題了。為什麼孔老夫子要大家學六藝?因為六藝是根本法,沒學六藝讀六經,那是讀假的。像現代人讀了許多書就以為知道許多,卻半點不能行,滿腦子想法,但身體動彈不得,這樣的知不能說是真的知,那還不如不知。所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自己不知,至少還有自覺;把不能行、自以為知的知當知,是連自覺都沒有。六藝練行,六經學知,知和行分別涉及不同的大腦神經運作,需互相參照與調和,知了又行,行了又知,知行才能慢慢合一發揮最佳作用。這過程其實是在訓練我們大腦的感知、覺知、統合、駕馭,不為假相所惑,不為迷妄所染,不為執著所蔽,讓生命系統能夠整合有序靈活應變,才能處理生活中的種種複雜事物和難題,讓生活有更高品質,讓生命有更高價值和意義。 (2019.06.15)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