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氣和膽量不足是否會阻礙功夫精進?如何克服?功夫修練一段時日之後,發覺自己多了點仁義之心,功夫與仁義有何關連?

苦練為要

鍾老師:少有人天生下來就勇氣十足,膽量大,什麼都不怕,一萬個人當中也很 難找到一個。軍隊裡士兵不是每個都那麼勇武,怎麼樣才能反弱為強?孫子認為要點在於練兵,不斷地訓練他們面對狀況而不感到害怕,最好的方法就是苦練。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才能增益其所不能。該練的都沒練,該學的沒學,或練得不夠,或學得不足,吃的苦不夠多,練習時精神散漫,狀況一來當然怕了!春秋《左傳》便點出「多難興邦」的精神,與祖逖齊名的劉琨更強調唯有在大時代災難激勵佚蕩,屢經磨練沈潛中才能體會「殷憂啟聖」的生命寓意;祖逖與劉琨聞雞起舞長期擊劍刻苦鍛鍊,方才產生祖逖後來「擊楫中流」的生命高峰,而劉琨「枕戈待旦」「先吾著鞭」的精神,及至以一曲胡笳退五萬匈奴的傳奇,是少一分精進砥礪都達成不了事的。今天許多人有一點事便嫌苦怕累,自難成事!

態度關鍵

 功夫精進與否,勇氣和膽量不是問題,態度才是關鍵。孫子曾經幫吳國訓練女兵,當時孫子帶著所寫的兵法去見吳王,吳王看過後問孫子能否實際操演,孫子說可。吳王再問,女子可否?孫子說沒問題。吳王隨即從宮挑出一百八十位宮女交給孫子,孫子將宮女分成兩隊,分別由吳王的兩位妃子當隊長。孫子講明操練細節和規定後要宮女們聽令做動作,可宮女當它是遊戲紛紛笑成一團。孫子再重複多遍,眾宮女依然嬉鬧不守約束,孫武便按軍紀要將兩隊長斬首。吳王得知兩愛妃將被斬首,連忙派人勸阻。「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孫子還是將兩隊長斬首,教場頓時一片肅然,沒人敢再不聽命,過沒多久,原本纖弱膽小的宮女全都變成了超級戰將。

突破心防

 古代巾幗英雄不少,花木蘭代父從軍故事家喻戶曉,商王武丁的妻子婦好更是女中豪傑,能帶上萬大軍上戰場,還每戰必捷。現在大家只是在教室練習,不用帶大軍,只是一對一,對手又都是謙謙君子,怎麼會擋不住來拳?都是心的問題。孫子訓練女兵,必定先突破他們的心防,要他們知道此訓練接近真實狀況,攸關生死,非生即死。訓練過後,女兵們不再把自己當女兵,就只是兵,去掉女子不行的成見。事實證明,勇氣和膽量可以透過訓練增強,關鍵在練習時必須將身心擴至見生死的狀態,才能激發身體潛能,依孟子所講苦其心志,不停鍛鍊、淬鍊、磨練、苦練,身體能量越來越強大,就可以突破各種心理關卡。

知行合一

  功夫不在書本上,而是靠身體實修,將全身肌肉筋骨氣脈總動員,有浩然正氣支撐,遇有狀況,立即行動,迅速解決。學佛修道都是為了明心見性,若只是讀經書,六祖壇經、圓覺經、金剛經、大藏經,讀了又讀,背了又背,越讀越偏靜,覺得有學到東西,有一些體會,可一有狀況,心頭大亂,本來心為身之主,此時身體完全不聽使喚,一點用都沒有,原因是身心不一。儒家強調知行合一,整本《論語》所展現的不只是知,更重要的是行。孔子的父親是魯國大將叔梁紇,他的力氣無人能比,能將城門一手扛起。孔子從小習六藝,輕功了得,箭術一流,劍法更佳,曾指導軍隊士兵練攻防,帶魯軍三敗齊國。最精彩的一次是夾谷會盟,齊國十萬甲兵候著,魯軍孔子這邊才幾十人,心力弱一點早就豎白旗,可孔子毫不畏懼,當齊王才要開口耍威風,孔子和幾名隨兵已十步一殺來到他面前,齊王嚇得只好被迫簽下盟約,就知道孔子智勇雙全、身心合一、知行合一的功夫有多厲害!

仁義心起

 氣功和功夫修練到某個程度,仁義之心起,那是必然的,因為道在其中,《中庸》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練氣習武就是修道。儒家學說從行中去建立起知,孔子並沒有講功夫、六藝、武藝,這些是最基本的,士大夫都要學,不用他來講,他講的是仁義禮智,以行來展現,也就是行仁、行義、行禮、行智,其實就是功夫的體現。仁字左邊「人」,右邊「二」指天地,意思是人在天地之間能夠頂天立地,有這種態勢便稱作仁。如何行仁?以禮行仁,禮就是進退應對,進退應對就是武藝的最佳表達,功夫就是心智和身體應對時對周遭狀況和變化的最高訓練。義是怎麼出來的?面對狀況完全不怕,具備如祖逖「擊楫中流」和劉琨「胡笳退敵」的大勇和大智,能面對生死存亡之際,為國為民而不棄時,義才可能出現。配此仁義,向至善而即,同時善養浩然正氣,使之充沛天地間,沛然莫之能禦,怎麼會怕呢?會怕是因為進退應對還拿捏不住。

進退應對

 習武就是習禮,學習進退應對。對手一拳打來,接得了就打回去,接不了就移動,移動中還能出拳,如同跳舞,依循某種方式運轉,和對方因有良好的互換而達到高度平衡,這就是禮。對方衝過來,我就閃過去,他往這邊來,我往那邊去。或是,他衝過來,我也衝過去,不過走法不同,他直來,我曲往,他用陽,我用陰,一陰一陽之謂道,率性之謂道,功夫的每一個動作都含藏率性之理,掌握得了,就能穿梭其中,進退自如。

終致中和

 功夫是為了止戈,最終目的是「致中和」,中和就是道,中和就是陰陽,中和就是仁和義的最佳展現。面對對手的強攻猛打,心理始終保持喜怒哀樂未發的狀態,這就是「中」。而當對手開始發動,能將他尚未發盡的攻勢中途攔截,並且轉化讓他無力再發,這就是「和」。整個致中和過程,不只技術上要能精準掌控,更重要的是道的掌握,掌握了道,所有動作就都能存乎一心。

誠意正心

 功夫運作和處理生活大小事一樣,考慮太多,耗神分心,只會讓事情變得更複雜,更難處理。同學們修練功夫到現在,多少都有一些進步,不過考量也變多了,遇到比你弱的才能打得較順暢,遇到比你強的就不敢放開來打,有許多考量,本來熟練的動作都變得卡卡的,看似勇氣、膽量不足,其實有一大半是自覺和自省的問題。究竟怕什麼?真的是勇氣不足,還是好勝心強?是膽量不夠,還是怕沒面子?真怕打傷人,還是對自己的拳毫無把握?答案其實自己清楚,若不清楚就是自覺太差,有了答案有時也很快會被自己塗改;知道這拳出得一點把握都沒有,是對手失誤我才打得到他,但難得打贏他,心裡不免高興一下,於是動作有瑕疵待調整這事立刻被蓋過;或者對手已打到你,只是不那麼明顯,旁人未必看得出來,當他以為結束準備收手,你卻當沒被打到而趁機出擊,再做出明顯得勝的樣子,「揜其不善,而著其善」,如此自欺,功夫也就很難再精進。所以不只是勇氣和膽量的問題,其他這些心理狀況都必須經由「反身而誠」才能逐一克服。

反身而誠

 反身而誠才能止於至善,內求而不是外求,萬物皆備於我,這是求則得之,捨則失之的事,只要想做都可以做到,但要強恕而行,要求自己多一些,要求別人少一點,別人的過錯可以諒解,自己的缺失決不放過。以功夫來說,先從善意開始,遵守點到為止的規則。不過遇到對方不停手,就會發現只有善意是不夠的,馬上變成怒意,怪對方不按規矩,卻無法阻止他打來。因此再加強,將善意往前推,變成善良,依舊點到為止,還要做好防守。實際運作之後發現還是不行,只做防守,壓不下對方的盛氣,防到後來氣力全無,信心也沒了。於是再把善良往前推,不事先決定守或攻,隨機應變,要攻要守,要強要柔,要陰要陽皆可,那麼善就出來了,這是一種不經思維的直心反應,需要浩然正氣來推動。最後再往前推,先是為善,再是善之,繼而之善而善,善猶善之,便把善變成至善。

不誠無物

 從善意行善到至善,整個過程都是誠的作用,不誠無物,沒有誠,自性無法呈現。誠己過程中,誠了又明,明了又誠,心理會有力量萌發,在功夫中、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產生作用。日用和功夫一樣,都有道在其中,日月合明,天地合德,知行合力,心手一致,都是一點一滴積累而成,沒有半點取巧。磨得越多,功夫越深,稍有怠惰,即便高手動作也會變得不順暢。當誠在其中,本來沒有或缺少的,便自具足,善念慈心便自然出現,如泉之始達,風之方現,源源不絕!

至誠能化

 功夫發勁,在出手那一剎那,攻防完全整合,不論「喜怒哀樂未發」或「發而皆中節」,沒有誠是做不出來的。「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誠是身體內在的動能,源於自性,誠於中,形於外,誠之又誠,誠的作用就會越來越顯著,能量增加,觀察力變強,對手的任何動作甚至心理狀態都能一目了然,觀察清楚就知道如何行動,由於能量充沛,隨便一個動作都可以千變萬化讓對手無法捉摸。不管對手外表如何勇猛,山雨欲來風滿樓,八方風雨會中州,你都如如不動,而當對手一動,你的動作如閃電雷霆,剎那間就將對方的力化掉,這就是至誠的力量,也就是佛家所講的大力。

改變無用

 現在大家都只會用言語,而沒有真正的大力,言語只會製造混亂,無能化解問題。很多人都說要改變,改變現狀,改變社會,改變環境,改變他人和他國,一切外在令他不滿的都想改。前美國總統歐巴馬曾大聲疾呼要改這,要改那,結果現在被川普不吭聲地一一改回來。越「有能力」的人越想改別人,改變別人是霸道行為,給人感覺強而有力,外觀看似勇猛,卻虛有其表,不是真強者。

內聖外王

 真正的強者是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能致中和,所有狀況都能夠面對,隨時悠然進退應對,以禮和樂,一文一武,一陰一陽,與道合和,生命內在有源源不絕的大力產生,即浩然正氣,能使「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而不是只顧自己,自己的命才是命,別人的命都不是命。要成為真正的強者,必須加強內在,從修身開始,也就是儒家所講「內聖外王」,內聖之後才能外王。透過練氣,讓內在有高度穩定的力量,形成一粒火種,點燃自己,成己成物,推己及人,照亮他人,也就是曾子在《大學》中所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開始,把自己點亮了,讓生命進入至誠至善的狀態,就可以進入道心惟微的世界。

行者大勇

 儒家的內聖外王從行開始,透過練氣功和功夫才能知止,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佛家的靜坐法門則是越坐越靜,好像天下太平,心無所懼,那是沒事時,一旦有事,即便心不慌也全身虛弱無力,什麼都應付不了。儒家行者內在都有強大力量,孔子的每一個學生都有練氣和功夫,知止定靜安慮得是儒家的氣功心法,六藝當中的射和御就是武功,只是沒講怎麼練,因為功法不難,貴在練習。戰國當時最流行的內氣法門是五禽戲,習練之後體會到內在力量如何產生,才去練劍法、射箭、兵器或刀棍,這在當時太普通了,不需要人講,有志之士都會去學。內氣和外練兩者相應,才能產生儒家如此特別的生命態度,知行合一的生命觀,既要行仁又要就義,沒有半點功夫怎麼成?孔子帶學生周遊列國,一群人全都是俠士,有歹徒過來也不怕,可以和他決戰,不止在陳蔡,還有好幾個地方都有人要追殺他們,最後都能脫困,可見各個身手不凡。從儒生的文武合一,仁義立心,禮智應外,配仁為己任的安身立命之重,死而後已無求害仁之心,心田之善便如春苗遍植,千江水月處處生。(2018.06.29)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