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運作除了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拳腳力量外,還有哪些看不見、不易察覺的作用力?對人有何影響?

知不是行

鍾老師:功夫演練學習過程中,武者透過不同的招式、套路、速度、方位,和發力方式,產生特定的肢體表現,裡面含有人複雜的精神、心靈和思維意識,而有不同強度、形態的作用力出現,有些容易感受得到如拳腳力量,是強是弱很明顯,有些不容易察覺,像氣場運作所產生的能量變化,多數人不會有感覺。人的身體受地球引力作用,稍一失衡就會給對方機會,心神受本身生物能場以及外在天地力場、節氣、所處環境電磁力等影響,凝聚力不足就會失神而出現危機。心為身之主,任何一個起心動念都會產生力量,引起能量變動,主導自身動作,也影響對方覺受,氣能較弱的一方容易受到干擾,致使動作無效或不順暢。

止戈之衡

 由於同學們都有練氣,功夫運轉時多少都會帶動氣場運作,只是強和弱的差別。當你的氣能強過對手時,他的運作就會在你的氣場籠罩下不容易施展;他強力打來,你用弱力包覆,他用剛力,你用柔力,他用直力、猛力或蠻力,你用旋力,不管對方用何種力,你都可以在瞬間以一種相應的力和對手產生虛實相生、陰陽相合的運轉,透過力量的收放,平衡對方的力,平衡不了,再引出對方的力,再收放,再平衡,再導引,最後讓所有力達到中和而消失。整個過程,不是表面看的比高下,比輸贏,比誰強誰弱,而是讓騷動的能量再度回到平衡穩定的狀態,也就是產生止戈作用。

無善惡體

 功夫的止戈,主要是止自己的心中戈。王陽明說「無善無惡心之體」,人體是個小宇宙,人心本該與大宇宙的道心合,可是《尚書_大禹謨》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道心運作及其表現都極為微小,是肉眼看不見的,又無法感受便難以揣摩體會;而人已習慣「眼見為憑」,即便看不見、摸不著,也得可計量才算數,因此無視道心的存在,又因人的能量有限,外界的一丁點力量都能引起人心的騷動而脫離道心。人心一旦脫離了道心,也就失去了最大的平衡力,原本穩定的磁場被破壞,而有善惡之別。「有善有惡意之動」,意念、想法是有能量的,有些帶正能量,有些帶負能量;正能量是善的、穩定的、對人有益的、引導生命向上的能量,負能量是不穩定的、讓人不舒服的、使生命向下沉淪的能量,也就有了「一念之差」的境況。而意動即念起心幌,便不能守中,狀況便會惡化。

難致良知

  人的每次起心動念都會衍生能量,推動一些事物,小則帶來一己或關聯的業力,大則會有團體、社會、國家、星球及星際的蝴蝶效應,但多數人因處在無明的狀態,對自己的起心動念究竟是善或惡並不清楚,因此王陽明說要「致良知」,他說「知善知惡是良知」;當我們很得意連出了好幾個重拳到對手身上,直到有一拳要送出時,突然意識到那是要致人於死地,這時「良知」出現了,知道這是一種惡的力量,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但知道還只是知道,神魔同體存在我們身體裡已久,魔力(惡意)一旦強過神力(善意)跑了出來,不是那麼容易被擺平的,如同打出去的拳頭收不回來,下回一樣再犯,曇花一現的「知」不夠力,必須時時勤拂拭,「為善去惡是格物」,徹底將負面能量擺平,讓它不再產生作用。

發而不中

 當力量從身體內部要出未出,也就是喜怒哀樂未發之際,就要有所察覺並做出反應,察覺是知,反應是行,即使力量已發,也不要讓它發到盡,要「發而皆中節」。知和行幾乎沒有時間差,知行合一才能產生最大的作用,這需要長時間的鍛鍊。可以把功夫對峙當成生活上任何一個突如其來的問題或狀況,可能是路上遇到搶匪,上班和同事爭吵,回家和另一半拌嘴,也可能是心中莫名的一個念頭;在FB上看到朋友全家出國旅行的照片,為了表達友誼指尖按贊的同時心裡也起了變化,影像傳送到我們的眼球,視神經再將它轉給腦神經,腦神經再串連其他部位的神經,判讀那是一張「幸福美滿」的照片,激起一連串的火花,想到自己孤家寡人一個,沒人能陪伴出遊,荷包不夠深,膝蓋痛不方便走路……,前一秒開開心心的滑手機,後一秒突然拉下臉來關掉螢幕,怎麼回事自己也不清楚。不論是遇到搶匪受驚嚇,和人爭吵、拌嘴或感到忿怒,看FB後心情不佳,都是王陽明所說「事上磨」的事,它和身體能量變動有關,而這些能量變動正是功夫的真正對手。

魂飛魄散

 驚恐、忿怒、羨慕、嫉妒都是「物」,都是遇事後起心動念所產生的能量變動,它讓我們的心變得混濁,失去了明鏡作用。王陽明說這些將心遮蔽的物必須格掉,格物也就是正心、返還本心,但牽涉到能量問題,談何容易!我們有太多的習慣、習性以某種形式力量烙在身體裡,一有狀況接近它的頻率,就會被牽引出來。許多人都曾打過坐,希望藉心達到靜心甚至止息、止觀、禪定的作用,但多少人真的做到?人的思緒牽涉到極複雜的力量交會、能量變動,不是透過數息、觀想、下定決心就能讓它定下來,抽刀斷水水更流,每個念頭又會產生新的力量,剪不斷理還亂,沒有適當的足夠的能量去平衡它、轉移它,是止不了的。沒事時靜坐或許還有靜心效果,坐著不動不費力也挺舒服的,但狀況一來,心裡七上八下,半秒都定不下,嚴重的還魂飛魄散,走火入魔。

以柔克剛

 我們生活上的習慣性想法會反應在功夫的動作上,譬如感受到對手的強力,就想用更強的力去抗,儘管熟知老子說的柔能克剛或守柔曰強,但其實打從心裡不相信,說知其實不是真知,若真知就會適時產生行的作用,正如王陽明所說知行本是合一的,不能行是因為我們還不知;讀書歸讀書,並沒有在身體上產生作用;聽課聽了很多,但有更多自己的習慣性想法,那些都是過去經驗中為了替自己辯解而生成的,已成為身體的一部分,形成一個固定頻率,當狀況接近它的影響範圍就會產生作用,這也就是為什麼生活上我們要改變一個人的想法那麼地困難。而且通常我們都只想改變別人的想法,不願調整自己的想法,因為我們的身體已經習慣這樣的頻率,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別人的想法跟我不一樣,是他讓我不舒服,所以是他要改變。但說也奇怪,怎麼老是遇到讓我不舒服的人,上帝真的這麼不公平?其實是自己有問題。

大塊之想

 改變想法必須改變頻率,在功夫上是藉由動作調整來改變身體的頻率。當然,你可以選擇不改,繼續用你的「強力」,那後果就是不斷地吃到對方給的力。你也發現了,再用力,還是吃到力,幾次之後就會開始懷疑自己這種用力的打法。這時才想到老師再三強調的鬆柔動作,才開始認真學習鬆柔動作要怎麼做,不知不覺身體的頻率就改變了,想法也跟著改變,當然自己未必察覺,只感覺周圍的人怎麼都變好了。

一統身心

 「人心惟危」也就是處處露危機、機心、分別心和五毒心,這要如何是好?古人一早就告訴我們答案:「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惟精惟一」的「精」是一種凝聚力,藉由不斷地「煉精化氣,煉氣化神」,讓身心靈有足夠的聚合力量。「一」是平衡力,讓所有與我們有關的力量牽引達到一個平穩和諧的狀態,也就是老子所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萬物得一以生」的「一」。「允執厥中」就是隨時守中,發現天平斜了,就讓高的那邊低一點,低的那邊高一點,不讓一端的力過於強大而使整體失衡。

蜀山劍俠

 電影《新蜀山劍俠傳》導演徐克點出宇宙中有玄陰之氣,無時無刻不在啃吃消磨修習者的心靈和生命正氣。「天刀」老人守在入魔界之口,一防毒物魔頭偷進魔界倍增魔力,二想參透宇宙之中的玄陰之氣對生命之作用。可是「天刀」守竅百年,依舊參不了其中奧秘,反而不知不覺間漸次散掉己身之純陽正氣,致功力大減而無力擋血魔入魔界,這裡就牽到功夫的厚度、廣度和高度。學過物理或知曉一點天文知識的人都了解,宇宙有四大交互作用力,分別為萬有引力、電磁力、強作用力,和弱作用力,從氣和陰陽五行來看,似乎沒什麼關連,其實不然。

太極未動

 中國群經以《易經》為首,《易經》就是講論混沌初開童蒙乍起的演繹,易為太極未動之時,所有力量都蓄勢待發狀況中,待發含蓄需要有對整體平均佈線相互收攝,猶如星辰在宇宙空間中相互牽引作用而懸垂宇宙廣寒中而不墜。在力學來說可以萬有引力為喻,萬有引力分外擴守恆與內歛守恆,所謂內歛指往地軸的向心力和外擴的分力成等比拉距力而守中,外擴者便相互交織和蓄納力量成為一個網羅交織,互相牽制又互不隸屬的關連架構與作用。

大周天法

 在修習氣功內力中,有所謂大周天的練法,也就是人的內部整體統合串連,更與外在環境合而為一,一草一木,一花一石,河流湖泊,山川大洋,日月星際間的連線,古人稱之為天人合一,也就是小我的周天與大我的周天相連合共,息息相生。星與星之間的牽引連接叫萬有引力,星體內部的由自轉或本體質量所產生的向心守恆力量叫地心引力,兩者間互有作用又自行運行。萬有引力為外擴之力,地心引力為內聚守衡的內力,如以佛性比喻瀰漫六合周天的如來密法,恰好以自性形容藏於一密的內在齊全(本自具足)法門為陰陽雙和,生命相通的天地基本運作力。強作用力本為核內質子、中子等聚合彼此吸引守衡束縛之力。  

弱作用力

 弱作用力則為核子中各單元衰變時所生的交換力,而電磁力是帶電的物體或粒子間藉萬有引力在對峙時依其本質正負陰陽互動而產生吸引或排斥力,同時具有電力和磁場,以電磁波態運作時速度等同光速。電磁力強於萬有引力,其同拒異吸的作用產生大於萬有引力的庫倫力,這與人類的執著堅持幾一,而電磁波作用時其速度與光速同,又與人的心電感應相似,同樣的磁石通過帶電線圈繞流便能產生磁場或電力。換句話來說,運用電流通過線圈的正負極激盪便能產生熱能、磁能和光能,而光能外放如幅射或法力外張其中的電磁作用更是獨一無二的創舉,磁能內收如同防護罩。

太極陰陽

 在太極中,電為陰,磁為陽,透過太極圈中S型分立面的支撐和交互作用,磁場於焉產生。練氣或功夫中運氣時,透過吐納收放便能產生氣場,裡面含有光、電、熱、磁等基本能量。練功夫時,人是進入了一個從無到有,從零變壹,從動作產生動能、熱能、磁能及光能,能場大小,因人而異。許多人認為武術動作只不過是力與美的饗宴,大不了能保衛自己與別人,進而保家衛國,其實不然。

不僅軀體

 武術不僅是肢體上的交錯運作,不只是一攻一防的動作,也不在一豎一橫上的勝負計算,其實武術只是一種肢體上的抗擊組合,精神上只有我對你錯,更有進者是一種情緒的鞭策術,譬如盡力以赴的運動精神,一種勵志推動向上的精神。問題若從西方運動精神來看,合乎西方價值要求的武術,只不過是一種由人的方法,處處做來都為了給別人看,向別人證明自己有一套本領,因而別人會看重他,尊敬他而不問他何以學武,扶持他因為他比別人強,或人們都怕了他的暴力而不是他對武術有全面性和多重意義的生命體悟。中國武術除了在人心光明面的要求,除了運動勵志強身的意義外,中國武術其實是要從由己和放心的功夫面上來學習和修練。

中國功夫

 中國功夫顧名思義是與修道學佛一樣要在身、心、靈上同時下功夫修練,因為功夫是一種減法學習,和武術不同;武術都是加法學習,因此能夠定量定性來作解讀和演繹;而功夫的淬煉如同修道學佛練仙,都是要同時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一樣可以修身養性,修習得好,便會節節上昇,而每前進一個階段,就要同時了悟並實踐修習功夫中的成就。

放心之道

 功夫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換句話來說,邊學習功夫的過程,要不斷地丟棄我們內心的砂石和垃圾,所以老子要修道的人做到墮肢體和罷聰明,其中關鍵在強其筋弱其志,實其腹和虛其心,是強化生命的藍本架構。

反向作用

 為何要這樣反向思考和作為?因為功夫是與道同參的法門,太史公講過「信廉仁勇不足者,不得傳兵論劍」,也就是說功夫是一種含藏天機修練法門,天道運行自有其道,著重在「損有餘以補不足」,而人因體少本弱,我心與自我便高漲驕傲,頭低不下,禮出不了家門,一定要「損不足以補有餘」,去得了我心,修練的第一關就接近成功。這樣看來,功夫從練形至形全而氣聚是不能用心的,心力用得越多氣越不聚,黜聰明墮肢體,不用心念機巧,人的大小周天便通暢,任何肢體套路都能形全氣聚,透過不用心的肢體氣運,便能養氣,故孟子重養心體。

動心忍性

 人心起動時便生一「強作用力」,一念而生的都是執著和罫礙,這種作用使人不斷耗損而不知,要化解它的業力,必須走進「弱作用力」的範疇,而弱作用力就是虛其心的空,心虛了志便不滿,因不滿自虛,自虛得以集道,就能以一己之虛以集氣及其他的弱志法門而生最大的化解能力。

秉燭之遊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入夜長,何不秉燭遊?人未讀書常覺己不足,因而心更謙虛,人便和氣;凡事好壞都能接納,人便在高處大處看天地。所以王陽明講「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意動為強作用力,無善無惡才能入心之體,能入心體便知良知和生良能。

低處見明

 良知良能全都在心處弱且虛時而產生的,因此修練氣功和功夫便成了極重要的至虛之法。煉氣為集虛,而良知良能量是人在深切反省後才會進入一種放下與承接的謙沖為和,虛以待物的境界,換句話來說,人於此時生命便進入安頓而不是浮誇外顯的狀況;而物理力場中的強作用力是以眾多基本粒子相互拉扯緊扣若網的大平衡力量,如同意之動時的善惡能量互為拉鋸。

念動如山

 人念動了心便罫礙如山,執著如網羅重重,一念便為地獄,人往強固處走,如練鐵布衫、金鐘罩、鐵砂掌等都是死的功夫,因為自持抗擊打力而讓對方打進來,對手打你身體沒反應,便會改變方向打頭和臉、下巴、下顎和鼻眼都練不成鐵布衫的。不會鐵布衫,便不會讓人打以示高強,念便不會執著,念不執著,心便空柔虛靜,慢慢走入更深微的內在轉化,轉化時的作用力便衰減下來。

柔弱之法

 人的問題在不能應化、放下,及和同。人弱了,心空了,虛柔便會現前,人走入虛柔寂靜便不作抗衡,因而對方的力量便找不到岸來泊,所有力量便為弱方所收攝導引,結果強勢攻方找不到可抗擊的作用力,便覺所發力如泥牛入海,無法控制,終至進入對方捨己從人,不忮不求的弱作用力中。

剛則易折

 老子說「剛則易折,柔弱勝剛強」,乍聽之下柔弱之力能勝剛強,似乎有理,但實際應用時卻十分困難。今天太極高手戰勝外國挑戰者時有所聞,有以擒摔方法,有以太極中的後發制人方式勝出,可都要練就一定的重量訓練(舉扛百公斤重)或以靜力(如日本居合道)蓄勢待發抓一個準點,便能破巴西柔術。

柔勝剛強

 極真派創建人大山倍達,擁鬥牛斷角之力,打遍天下無敵手時,於香港一次空手道示範推廣中敗於一寂寂無名的陳氏太極拳長者,便是最經典的弱勝強,柔克剛的例證。可今天許多太極習者都走向練習死力而不是活力,固然各種練習方法包括強力(死力、靜力)弱力(柔力、虛力、空力、也都最好,問題是把筋骨的硬舉死力和靜力練多了,弱力(柔、虛、空)便無法練出來。宇宙中的作用力與練氣和功夫中的作用力,其實是息息相關的。

太極柔勁

 中國內家功夫以太極為首,太極的動作都在走大小周天的運作。大周天是一種強作用力呈網羅重疊,相互牽連和萬有引力極為相似。人體十二經絡,奇經八脈,或中脈七輪以不同的經緯空間,同樣描述人體內部的大周天。有人專練體內大周天,或以本體已串連穩定的周天之氣再連結外部山河宇宙,找適合己用的天地之氣,也就是進入天人合一的狀態。

小周天法

 天人合一有許多限制和問題要克服,首先修練者要達到自我完成的位階,這時候小周天的功夫便顯得格外重要。小周天需要有通達的經絡和脈輪來配合,以便轉輪化生,使後天修來的氣能補先天之不足或練功走火入魔的關卡,使自身的真氣慢慢呈現,並自然的返還本體,使丹田蓄氣量增大,進而蓄勢待發至見龍在田,便慢慢的進入養丹增氣,後天補先天之欠,火候功夫到了,便水到渠成。這時候丹爐所練就之丹火(氣能)漸漸變成質量越高密度越大,循序漸進練到第三重樓(煉神還虛),功夫(身、心、靈、精、氣、神)便都自然上身,不管練氣、修法,或功夫(武術)的表演便都能入化境,只差何時見道、入道,和得道而已。

蜀山天刀

 前面講過徐克的《新蜀山劍俠傳》,天刀本為仙俠,因欲窮「宇宙玄陰之氣」,守在血穴魔窟達百多年,功力漸已稀釋而功力大減。血魔本為仙俠丁引,因動念而入魔,欲究魔道之終極境界。而正道人士天刀以為守在魔穴前可以防止邪魔外道或走偏者入不了魔穴。丁引入魔便是從陽轉陰,雖為陰,仍帶有一點陽。天刀本正道,但守魔穴久了便受魔侵,成了陽中有陰。玄陰之氣無所不在卻又似乎難以為人察覺,習者心力不足,氣不沈,便受玄陰之氣所影響。這玄陰之氣有萬力引力和弱作用力的功能。

不可之道

 老子講的不可道,玄之又玄,可以為天下母的作用。宇宙力場運轉時,通常大規模力場對峙而互相牽制排拒,所謂萬有引力其實分兩部份,一是總量互動互制,屬大規模(大周天)之作用,其中有部份力量是小規模和局部(小周天)之作用,如流星雨、彗星、隕石等,或是超新星爆炸,或中小型行軌道偏移進入大行星引力範圍內便會產生相斥而崩裂。這類游離的突發力量類似弱作用力,因受外裡作用力影響衰變,因而產生一種完全不同的陰柔之力。

無物之始

 老子說「無,名萬物之始」,弱作用力是在力場變化時而產生的,一如功夫中柔弱的作用,常以小事大,以退為進,以柔克剛,以無為有,因而碰到強力打來時,並不以趨前硬打,而是應接引導轉化其力,使對手力量衰變,導致失衡,或無法駕馭。內家拳不論是太極、形意、八卦、八極等,都要求習者進入一種境況,有若禪意,與對手進入對稱平衡的狀況,然後打破平衡,因而得力。

守中之難

 這打破平衡,在二武者對峙時,雙方水平很高的話,在踏步移位守中宮時,大周天力場於焉而生,如同萬有引力在小區域中產生。為保平衡以佔先機,雙方都在移位試探,這時候人處於喜怒哀樂未發之時,一種兼具有無的力場便生,在互動尋找對方弱點之時,便同時產生強作用力、弱作用力,和萬有引力。當一方掌控局面,突然發勁進攻,便入發而皆中節的狀況,一如強電磁力,能突破周邊力場和問題。

無明之明

 喜怒哀樂未發之時,狀況處於無明、不知、不覺、不動,也即謂之「中」的狀態,也就是混沌不明,無有作用時。而當心中有念(有善有惡)時,我念便脫困而起,以為感念於不平不公或不足而起心。心動時念起,如同無極動而生太極,太極動而生陰陽,有無於焉而生,不明者會以為有分別,其實是我心起念動。眾生無明而動,不知念起緒動,以為生智而作別善惡,分別心起便堅困我執罫礙之堡,無力超脫,或根本不知已墜凡塵。

乾坤屯蒙

 若是深明乾坤屯蒙需訟師的位格,便能脫離色相之縛,返還自由之身,此時所現之態便能回歸物自身,明瞭太極動必生陰陽,就能返回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承之者性也,就能見真章,明白反者道之動,此時旁觀陰陽二氣交相運化,不入其中,便如紫青雙劍,進入人由心控,心使意從,心意相通,無有罫礙,雙劍合璧而不相碰。

守中不破

 至此,無論事物如何演變都能發而皆中節,也就是進入孔子論武的境界;孔子認為以武(劍、箭、拳腳)會友目的不在於勝人(打敗對手),最重要的是先止戈,停止五蘊五毒的我心,先己勝然後能勝。以武會友是一種交流學習,觀人之不及而反求諸己,故比賽箭法前先揖讓而爭,坐而飲,交流對話後起而射,唯求箭中而不破蒙皮,這是如何高明又智慧的對陣,無論狀況如何都抱大人心,雖鬥而不破,爭而不鬥,關鍵時刻自謙不如,或承讓而退。

攻守同源

 不論萬有引力或局部的地心引力,當有失衡狀態產生,使強轉弱,或能量衰變,便會創造電磁波干擾,或以電磁場產生時空之驟變,一如魔術師,以電力和磁能可以產生許多聲光幻影,以假作真的表演,電磁波以強大的電磁作用,可以產生比光速快的速度,亦可以作為能量武器,毀滅一切,可強化的電磁能亦可變成太空船的保護罩。同理人心穩定,氣場便內守為己所用,否則便氣散不聚,無以全形。

大小宇宙

 宇宙力場,與人在內修而成的各種功力和能量,雖在質量大小上是差很遠的,可其運作模式卻無多大分別。宇宙玄陰之氣,說來很厲害,如若與你無關,便沒有感覺,一與我們相關,作用便可大可小。人的世界,其實是很小的空間,與日月星辰銀河相比,根本不能同日而語,但人的體量很小,心量卻很大。這個大不像萬有引力,有自我守衡又同時與外界保持互動的作用,人心的大有聖人與神佛般大的,也有大一點容自己表弟表妹都容不下的小。

有教無類

 換言之,孔子有教無類,入夷狄則夷狄之心胸便同時有萬有引力、強作用力、弱作用力和電磁力。所謂微仲尼宇宙便如萬古長夜,很明顯的在人類世界,人便如同作用力或五行運作,如火的光明照耀,水般平靜無波,起照如鏡,或如木般延綿擴展,永不止息,又如金之內視收歛,集中一如,或土般交相往復,承接十方。

收攝之力

 記得金庸《天龍八部》裡的喬峰(蕭峰)是個悲劇英雄,他的功力大於他的胸襟,他的心腸比所有人都好,但在認同上卻無法找到自己。在《天龍八部》港劇主題曲「萬水千山縱橫」,說明那「豈懼風急雨翻,豪氣吞吐風雷,飲下霜杯雪盞,獨闖高峰遠灘,人生幾多個關,卻笑他世人妄要將漢胡路來限,曾想癡愛相伴,一路相依往返,誰知心醉朱顏,消逝煙雨間,憑誰憶,意無限,別萬山,不再返。」前文在講英雄氣度萬千,這是一種了然於胸的強作用力,因為認同失焦,導致生命質量逆退的便是所謂弱作用力。在這一階段生命價值回不了平衡和以前的狀態,心無所繫,情無所依,人的生命能量便不斷的衰減弱化,其中最大的關鍵在於觀察能力和認知能力都無法穿越狹窄又執著的習氣之谷。

剎那地獄

 人念動了,心起了,情移了,便掉進這個「惡人谷」而不自知,因為沒有安身立命的情懷,原來鍛鍊好的本領都會自動關機,當人的大周天和小周天不應,便掉進沒有重力的空間,人變得浮散,焦躁不安。喬峰本有安邦定國的功夫和能耐,卻敗在識見和自我肯定不足,本來人在高處,剎那間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遊移於空間中的干擾力場而無法自拔,便受到周邊的萬有引力(玄陰之氣)所干擾而不能反躬而誠。

至真之誠

 同樣在還珠樓主的徐克版《新蜀山劍俠傳》中,丁引為救同道「和尚」,不惜用盡本身真氣,點燃冰燄,此時丁引是在燃燒生命以救人,其誠驚動冰堡主人出手相救,這種無私的生命情調,使生命力從強作用力退場,要彰顯人生的誠,這個誠便是電磁力。心光由心眼處打開,做到絕聖棄智,又善養吾浩然正氣,便能成其大。戲中人物正反相扣,捨命就義,正是朗朗乾坤,離一切相,雖處淤泥幽冥亦見曦陽照睡蓮。

黃帝子孫

 戲中主題曲「黃帝子孫」,黃帝子孫,相偕相伴世上無敵,更點出人生命中面對的許多無奈;明明同心一氣便能解兩岸所有的問題,但是否台港兩地所謂新一代的青年,都不知方向,不明狀況,沒有看的能力,也無法提昇自己。兩岸三地本是同根生,相互鬥法互不相讓,狀況從善轉惡不像人間所聞的仙界如天堂般平和、優美、無慮。

心理剝離

 在人體外一切都屬天界和地界,如果從朱熹的角度來看世界,世界便是一個大的萬有引力場,在萬有引力場中,有著強作用力、弱作用力,和電磁力,人必須先修德,透過「居處恭,與人忠,執事敬」的修練,使人在任何時間中都處於一種虔敬之心,首要方法是隨時遇事必先格物致知一番,求出事上之理,視其能否合乎天理,便尋得合乎人倫與天理的方法。這種方式看似客觀,其實是離題換算,只做表面功夫而沒有真正道理。

無極生有

 天刀守在魔穴入口處,是以一己有限力參上下四方古往今來的道理。天道無限,所以問題產生時,便損有餘以補不足,而人受限己身之短,面對狀況時,必須先損我心之不足才能補有餘。天道運轉時,如同無極生太極,幻化出萬千氣象,無極如同萬有引力,平時處於混沌不明或如如不動的矩陣力場。所以王陽明講,無善無惡心之體,乃一相對平衡的狀況,無極未動時一切力量只作對應而不作用,無極便如本然之態,有善有惡心之動,無極如如不動時,正是太極蠢蠢欲動際,無中生有,無有雙生,不論其變,一切都是順勢作為,不假外力。

未發之察

 對陣之前為未發之時,一切狀況如萬有引力持平而不作,狀況發生時,以最快的方法中節和之,而能和之力必為極高明道中庸,只能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狀況生是有某種因緣(強作用力),要化解就必須捨強守弱守柔。因緣起動是因為意之動,面對狀況要知所取捨,不能刻意求功,主要在拿捏分寸,懂得拿捏分寸便是知善知惡是良知,此善惡從四端之心起,全為善意,透過盡性致命的方法,使人不作分別,只從本源四端來發刃。掌握這道理便能為善去惡(是格物),這為善去惡都是一種格物的狀況。

一貫之和

 真能格物便達到意守日用平常時,如守中守仁時時留心,處處反省,這都是弱作用力(捨、離、放),因而人心應守柔持弱,便能面對種壓力和問題而不會逃避。所以《尚書_大禹謨》「人心惟危」指的是人類的整個大環境都因己心之私而有狀況,如能以「道心惟微」,人於天地間受大引力影響,人的私心如電磁波,執著鎖定便不能轉化,而私心的轉化要有一以貫之事上磨練的心,方能走入惟精惟一的境界,巧妙之處在獨立守神之心和窮神化氣的功夫相應,此兩者便產生允執厥中的生命狀態,生命便浮一大白,引氣歸元,反身而誠,無為無不為之境。(2016.11.11)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