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衛靈公》中子貢認為孔子是「多學而識之」,孔子不以為然說自己是「一以貫之」。請問老師,一以貫之如何能成就學識使人通達?墨子的學識通達是否也如孔子是一以貫之?

經藝雙全

鍾老師:學習有一套方法,成不成和個人的體悟也有關連。古人學六經六藝,可並非每人都能孰練和有效的運用它,孔子有三千多個弟子,當中有七十二人精通六經六藝,但不表示這七十二位都能做到一以貫之,只能說他們在經和藝方面比其他人體會得多,切實執行之力亦大,如能全部貫通,成就會更大。顏回顯然是能全部貫通,子貢也是,達此水平的人全都是出將入相,所以王侯都想找他們幫忙。現代人學現代學科或效法古人學六經六藝,能不能用就牽涉到有無能力吸收消融。將所學拿來活用,講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可沒那麼容易,以孔子的話就是一以貫之,無須做到全部,能做到兩三成,就能獨善其身,進而兼善天下。

貌知親知

 韓非嘗言:「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對儒墨俱有所批評,天下事唯能者強豪奪其勢至無人敢逆之,儒墨同源,都有任俠風華。不似今人為己利害,強姦民意,以少亂多,以寡敗眾,憑所謂「公平正義」替天行道的假聖旨,還假認之為民主。墨子《經說上》:「知也者,所以知也,而不必知,若明。」意思是讀過書不等於能明白,有眼無珠,看到實不見,其實,需親身多方探究及接觸,才漸會明白。所以墨子進一步認為「知,接也」、「惟以五路知」、「知也者,以其知過物而能貌之」、「明也,以其知論物,而其知之也者」,即從五官感之,再經思維意識,終以心眼通透,神而明之的從聞知、說知、到親知,才達到名實相乎(名、實、合、為)知行合一的學習法門。而其學習方法亦與孔子的一以貫之的學習態度相同,人能如此學習,才能「兼相愛,交相利」,多學而識,下學而上達。

六藝難知

 我們從小到大學了那麼多東西,若不知道生命有何意義,不知道自己是誰、究竟在做什麼,不明兼相愛、交相利、多學而識、下學而上達,所學不能連成一貫,不能消化、吸收、融合、創生、轉進,那樣的生命也沒太大意義,只是個蟻人,從物性來講,螞蟻雖有貢獻,但層次較低。人不是螞蟻,人的天命超越動物之上。沒有消化吸收融合的能力,我們跟動物就相差無幾。現在的學問分得很細,從文法商理工農中挑選某個科系來讀,最多成為專家,談不上像古代那樣的學者。古人學的六經,因內容廣泛,才比較對這個世界有一些了解;學六藝,是要從親知的學習過程,把生命奠基在某種基礎之上,能夠看到像墨子所看到的真相世界,而不是用執著想法所看到自以為的世界,那就很難再吸收消化,所學不能活用,生命便不能由己。

由己任俠

  墨子認為「所染」直接影響人的生命水平,如孔子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般,人要往善處學,故「愛己者非為用己,不若愛馬」,「志以天下分,能能利之,不必用」,指出愛己、體己、由己、愛人如己,而非求利,與孔子的由己、立己、建己是異曲同工。對所有事情,不以其用為目標,不求而行,以兼相愛,交相利,博愛親仁,「行天所欲之義」,所以便出現由己之任俠,「士損己而益所為,為身所惡,以成人之所急」,急功好義,皆從心中所出,半點不由人。

死生若一

 不能由己只好由人,隨時受外在事物帶動,受iphone、ipad、Facebook、Twitter、Wechat有形無形的影響,無意識地跟著他們走,把他們當作生活的重心,這不是真正的生命意義,也不是生活的目的。玩寶可夢抓怪抓兩下是蠻好玩的,還可以跟那些怪物合照確實過癮,但其根本意義有限,不能證明什麼,只能證明被人所操控,沒有自己而已。若不想被人操控,就要有能力明白什麼是光,什麼是影,什麼是我,什麼是真我,什麼是仁義禮智,什麼是生命。墨子認為能體認「斷指與斷腕,利於天下相若,無擇也;死生若一,無擇也!」這才是擇善固執,其執為生命、真我及仁義禮智。

鏡中之我

 「我」究竟是誰?墨子在兩千多年前就講,「我」不過是個投影而已。自我和我執都是虛影,唯真我和本心,因不假修飾,故得其純又全其真,修練積蓄至生命歸元,便自放光熱,不假外力。人的生命若缺少光和熱,便不能往外擴展延伸,只能退縮到自己的山洞裡,什麼都看不到,什麼都做不了。我,經由光投射穿過小孔所呈現的那個顛倒影像,究竟是我還不是?一般人講倒影是假相,可墨子講那不是假相,而是我們生命意志的一種存在。墨子解釋光投影,說明了世界現象,也說明了人類心靈意識的基本道理,即目之所投,耳之所聞,心之所受,氣之所感,莫不是大千世界、娑婆世界、無間地獄的呈現。

臨境而立

 墨子說:「臨鏡而立,景到」、「足敝下光,故成景於上,首敝上光,故成景於下」,便可以看到墨子的同理心,因成像倒影,一般人看到的一切,其實是瞳孔倒影。人因「以目見」,而「目以火見」,說明五官是受體,全仗光以物現。倒影反射於眼中,再由心眼看,起念作神識,進而了解「端,體之無度而最前者」,「端是無間」,體用之,實起於端,即初始之心能見法體、法性和法空。因萬法唯識之端,明乎端之無分無間,便明生命投影之過去、現在、未來,都是一體無間,一心開多門,便見法由端始,體立道生,明乎世間種種,不過顛倒魅影,群魔反串,若得目見不聞,便得「目以火見」,照見五蘊皆空,法音遍一切處,道起無間之中。

善養正氣

 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講為人要由己,可我們都沒辦法由己,因為孔子講的修齊治平我們都做得不夠。欲平天下需先治其國,欲治其國需先齊其家,欲齊其家需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必需誠意正心,不誠意正心就無法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就是要苦修苦練,就是孟子講的「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如此複雜又龐大的身心靈訓練一定要從練氣、練功夫開始。知止而後能定,需有扛泰山的力才能定下來,扛得了泰山才有辦法靜下心,才不會心猿意馬。心能夠靜時,寧靜而致遠,澹泊以明志,才有辦法真的安。這些很明顯的都是從先前的修練所得挾泰山以超北海的能量成就出來的,沒有的話想進入靜的狀態就容易有幻相出現。要克服心猿意馬,先要有定的淬煉,就是氣功和功夫的鍛鍊。簡言之,是真正和全面的功夫鍛鍊,一切境界都來自拳法和給人瞧不起的套路中!孟子講「吾善養吾浩然正氣」,氣功和功夫的結合才能產生浩然正氣,練氣是內實其心,功夫是外應天下。

苦心兼愛

 墨子為何提倡非攻兼愛做兼善天下的偉大事情?墨子一生到處行俠仗義,用盡所有精力,集合眾多弟子身體力行,希望烽火能夠平息。如孫武一生欲以戰止戰,求天下之太平,唯己身未修,又何以治國平天下?倘若墨子渾身虛弱,整天生病,隨時有幻相出現,他還能兼善天下嗎?在烽火歲月的年代,墨子就像驚濤駭浪裡的一艘船,不是獨木舟,不是一葉扁舟,也不是帆船,而是一艘有強力馬達的船,才能在驚濤駭浪中屹立不沉。孟子講苦其心志,就是要把馬達的能量鍛鍊出來。墨子能夠在烽火連天的歲月裡來去自如,全是因為有強大的動能,那是從六藝中淬煉出來的動能。墨子的功夫再強,也必先練得內氣厚實,他才能講兼愛非攻。

深空之探

 墨子曾為木鳶,三年功成,飛一日敗,人稱巧,墨子曰不如車輗巧,咫尺木不費工,引三十石,便見墨子的人生態度和修練的功夫。他不以車輗簡單又不費工便忽略其價值,因為輗為車與馬之間的連接銷,雖工簡卻重要,功成後能負三十石之重,在運輸價值上能載許多糧食以活人。木鳶雖巧而費工,只能在空中飛一天便掉,只能觀賞把玩而無實用價值,所以墨子重百工之實用,而不認同能工巧匠之玩美探妙,如同探測太空找尋類地球行星以存活人類之「虛假」,不如妥善處理地球生態與環境的平衡更為重要。西諺有云:「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慈善應從自家而不是太空開始,因為太空科技其實是軍事科技的前驅和探子,本來就只是探索星空美麗傳說的藉口。

鉅子之姿

 《墨經》裡,墨子把光影和人生連結在一起,把理科和人文哲學的東西結合在一塊,他能夠從物性的東西看到人的生命意向的交換和對流,因此就產生曾子所講「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的動能,有了這樣的能量,才有辦法產生智仁勇三達德,才能一路走來都充滿著生命的光和熱,還能號召所有人跟著他走。可墨子死後墨家就走不下去了,因為沒有幾人像他有那麼強大的能量,氣功和功夫超人,懂兵法,懂科學,能把科學與人文結合,又具有宗教家的胸襟和熱情,當時找不到第二人。

立影思我

 墨子的「量子論」講我投影所處就是我的生命光熱、我的人生,墨子要我們做我該做、我能做的事,做影子所能投影之所在。可現在的科技世界則是,Facebook要我做,寶可夢要我做,我才去做,哪來的自己!受周遭物性的東西影響,受內在五蘊五毒貪嗔癡慢疑的影響,生命沒有了光和熱,就不會有創造性的力量產生。如何把我們的生命透過最窄的孔進入天堂?聖經裡講,以為自己很富有的,以為自己很博學、權力很大、了不得的人,永遠穿不過那個針孔。穿得過針孔就可以到天堂,能做到墨子的光投影就可以穿過針孔到達天堂。關鍵是要通過這個孔到對面成像,投不投得過去,過得去便能渡彼岸,讓自己達到安身立命之境。這需要有極強大的能量,要經過真正淬煉、修練才能夠產生,否則只是單純的聽聽,講講,那叫「知了」,一直嘰嘰嘰,全都知了,可全都不行,因為沒有足夠的能量。中國文化簡單講就知和行而已,知道了不行,不如不知。  

人皆堯舜

 孟子說人人皆可以為堯舜,為什麼我們不往更高的層次去做、去看?下學而上達不就是墨子的「量子論」嗎?在地獄裡,只要把動能增強,透過針孔就可以成像到天堂,當你能這麼做時上帝就不存在了。上帝所以存在是因為你給上帝機會,Facebook、寶可夢就是你的上帝,你沒有自由意志,沒有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誰,所以上帝存在。為什麼要練功夫?就是為了由己,為了不受上帝的規律所影響。但學了功夫不一定就能由己,一時之間成就不了,必需消而化之,一以貫之,讓能量達到善養浩然正氣充沛天地間。上帝的存在與否端看由己或由人,不能由己上帝就託管你的世界,此時你的一切都由命定。知道我是誰,是知道自己的問題,自己的黑暗面、缺點、錯誤,才能看到另外一邊的我,看到真相投影,否則生命就會不斷地萎縮。

自反而縮

 墨子在成長過程中和孔子、孟子一樣都曾學習六經六藝,因此有自己強大的能量。墨子的「量子論」說的是如何站在地獄看天堂,這要極強大的能量才做得到!身處煉獄卻可透過針孔成像進入彼岸的天堂,把惡留在人間,讓善進到形而上的心靈層次,投出去的影像就是我們的真我。針孔寓意任何可以反轉世界的現象,它是一個空間,必須有超拔的能量才能穿過,過不了就進不到善的那端,能自反而縮,能沈潛虛心和砥礪自我,能一以貫之,在地獄也能如在天堂。春秋戰國時期九流十家講的全都是讓人的生命存有高度價值的肯定,可沒有能量執行它,不能有效吸收創造時,生命呈現的全都是假相,沒有真實存在的價值。當我們不能由己時,生命便不能投射出去,上帝就出現了,因為沒有自己的自由意志,沒有足夠的能量去投影,只能跟著人家走。

見其初心

 墨子說:「故,小故,有之不必然,無之必不然。體也,若有端。大故,有之必然,無之必不然,若見之成見也。」換言之,見與不見,有其必然與否都跟見不見到「端點」,即根本、發軔、始創,或初心,看不到,明不了,聽說聞說也都無用,雖見到事之意義,不見得能成,若見不到,根本就不能成!古人修六經六藝,練氣、練功夫,都是為了由己,由己的功夫就是使人能見其端,以端立體,體立存心致性後才能由己。現代人無法體會其中的道理,而以運動原理去詮釋氣功、功夫,這麼做是有問題的,因為運動只會增強體能,跟練氣、練功夫的增強身心靈能量有所不同。現在的自由搏擊著重打鬥技術和體能表現,而傳統中國功夫包含術、藝、學、道四大層次,也就是孟子、墨子、孔子等人所講的由己之學。需先建立自己的基礎能量,透過不斷地練氣、練功夫,慢慢就能安身。但安身只是己立而已,還要不斷地千錘百鍊,化腐朽為神奇,如庖丁解牛一刀下去迎刃而解,心、神、形合一,氣、韻、靈全部關連,需一以貫之才做得到。功夫動作所以有效,也是因為一以貫之,動作未必很快但連貫,比起那些看起來很快卻是斷斷續續的動作要有效的多,連貫沒停的動作,跟墨子的光投影道理相通。光為拳動、影為虛晃,光動影生,光中無雜念,影自隨生,拳若無意,便見真心,意運無意,無意中光影連動,孰真孰假,存乎一心,無人 知曉!

影為人伸

 我們可曾想過在太陽光照射下所呈現的影子和自己有何關連?古人講修練,就是講實體和影子的關連。無視影子的存在如何肯定自己的生命?結果還是由人而不是由己,也就是交給上帝去管,讓上帝創造我們的貪嗔癡慢疑、七情六慾種種情緒。功夫修練練到在任何狀況下整個人能與萬化冥合,心中沒有任何罫礙和執著時,動作就存乎一心,自能生發,人便自由,上帝便不存在。由己才能自由,由人是上帝自由而已,上帝自由的支配我們。脫離上帝的控制,才會有自由意志。在真實的世界裡,佛祖和上帝是不存在的,可在概念上,你只要想到上帝和佛祖,他們就存在,因為他們代表某種操控自由意志的化身。光代表真我及道,裡面沒有半點神祇,只有神光和初心,光無影隨是不知自己的缺和暗面,光影相隨是紫青雙劍合道。

浩氣難得

 中國古代九流十家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墨子這些人,在幾千年前就把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都找出來了,而西方同時期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人的理論雖不錯,卻沒有發展出一套方法能夠讓人產生浩然正氣,投射生命,穿越宇宙。浩然正氣必須經過「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鍛鍊才能產生,也就是透過練氣和練功夫,從知止而後定,再至靜、安、慮、得,層層而上,那不是只講武術技巧或表現實戰能力,而是要做到心靈穿越,量子投影,因為量子投影傳遞一份不間斷的平衡,永續自動修補的和諧力量和真心,產生生命光輝,可惜現在的基本教育將這些重要的身心靈修練都丟了!

受狂何傷

 墨子提出「為義非避毀就譽,去之苟道,受狂何傷」、「士損己而益所為,為身 之所惡,以成人之所急。」同是任俠之表,曹子建賦洛神,因情之不知所至,在洛水透過江中煙霞與晨曦霧影,見甄宓宛若遊龍,翩然驚鴻,神光離合,凌波慢步,若將飛而未翔,踐椒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叫人進止難期,若往若遷,不能自已,不就是墨子的「臨鏡而立,景到」,其倒影如同莊子「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之境。《牡丹亭》中杜麗娘,入幽夢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歷三世,因夢而生,又死,又生,莊周夢蝶,蝶夢莊周。墨子與莊子齊物也同,「在遠近有端與於光,故景瘴內也。」光與影同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人生在世所求甚多,唯情最難,實情即義,鏡為所載之心,不知洛神何見,不知麗娘何夢,光影,心景,夢迴,能見墨子之道,受狂何傷,便得其初心與夢園齊一。生命學道修業若能光影齊一不分你我虛幻,便如子建洛神,識念所至,光影合道,牡丹驚夢,情之所起一往而深,是為一以貫之,若日用平常功夫,唾手得之。

拳為人道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成之者性。」若從還虛入道談功夫,陰為守、防、架、卸、容、合、缺、黏、引、牽、帶、洩之方,陽則為攻、劈、砍、斬、刺、敲、推、擠、衝、撞、崩等法,簡言之,一橫一豎為其果,進退應對是其方,真假虛實乃其法,一以貫之為其道。功夫使人只記得打倒對手而獲勝,其實是打倒自己以勝我,止人干戈是為仗,息止干戈方為武,功夫對陣,是情之控制,情緒驚怕、雜亂、浮動、易怒、猶豫,均為敗相。煉神還虛是化境,練過拳的人都知道,實拳再強,擋不了可閃,虛拳則無法應之。功夫中有美,動作漂亮如同洛神凌波微步,宛若遊龍,動似將飛而未翔,好手便自失衡無以應對,以為泰美之界,煉氣化神之境,因其為神如鳳舞,神光離合,不知其虛實,故無法應之。

庖丁入化

 功夫中有庖丁不斷入化之技,有藝術之美,有靈山絕美之虛,有還虛入道往來陰陽之義,其中運作如大幻化境,入乎似踐椒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處處留有餘地。然更進一步,似動非動,似動實靜,使人進止難期,若往若遷,臨風而立,動作如同方其夢也,不知夢也。正如金庸「神鵰俠侶」中楊過的“黯然銷魂”掌!“十年生死野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子瞻居士的「江城子」道盡陰陽兩隔,無以為通,天人永訣之境,可功夫未到傷心處、不入七窮六絕中,是無法反躬自省、反身而誠的。至此山窮水盡際,生命才能進入通明影照、方死方生、生死齊一、不見陰陽、一往而深入地府絕處、陽生起倒,如墨子量子光影,投射轉生、念念不忘、迴響現前、無中生有又絕處逢生,生命情調又更上層樓;人說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生命便浮一大白,情執反成開山刀,意意回回,想念合璧如蜀山劍紫青不分,破一切障得無上大法。所以功夫層次,羅網深嚴、念識一如、見影合一,此時,生命道盡華嚴普陀之境。此時,動作招式存乎一心,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手與腳合,腰馬身齊,拳無意,意無意,無意之中是深意,拳掌開合如太極,陰陽手動是為真,陰陽互動見世情,陰陽逆轉天毀地滅,合乎陰陽。

不分而貫

 做到再不分別,真假不過光影交錯,神而明之,便見初心。功夫出手,如杜麗娘遊園驚夢,情不知所起,拳不知所運,一往而深,因夢而生,又死又生,夢迴光影,心意神識,在在顯於世情日用平常時。唯功夫要透虛實,過陰陽,否則不得其道。透過虛實陰陽亦不必然有成,可如同人心互動,無有必然之果,有不必然之因,其因果如光影之相乘,是影為真或物為真,無音聲求我,無夢幻泡影竄動,便見如來。功夫從實入虛,從苦到樂,從粗到美,從技變道,修來一步一腳印,唯遍一切處,等量齊觀,並一以貫之,儒墨之法,便將重光。(2016.09.16)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