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功夫講求空和柔,為何不能直接練核心的空柔動作,而要從基礎氣功練起?

氣貫靈性

鍾老師:空與柔是中國功夫特有的境界,它的空不是什麼都沒有,它的柔也不是軟弱無力。空有多種面相,就生命而言,性空,則靈氣往來;從態度上說,空即是虛,虛以待物,致虛極,守靜篤;以氣的運作來講,空是一個能量場,有無形的作用力;在拳腳動作方面,空可化實為虛,將實拳化為空拳,或以虛化實,將實拳轉掉,是動態而非靜態。前面幾種空都很抽象,即便動作的空比較好描述,也是不容易做到。如拳半握,到了對手身前猛然收緊發力,快碰觸對方身體時,再突然把力放掉,這一收一放可讓原本要送出去的力嘎然而止,對方先是感到強大威力,可身體沒有半點受力感覺,身心感受不一,也就反應不過來,愣住了,這時隨便一個動作都可以有效控制住對方。

難境無跡

 聽來有點不真,但王陽明就強調「體立,故存而神;用行,故動而化;神,故知周萬物而無方;化,故範圍天地而無跡。無方,則象辭基焉;無跡,則變占生焉。是故君子洗心而退藏於密,齋戒以神明其德也。」王陽明十幾歲習武學兵練氣修道,都是本立的東西,本立是不足夠的,必須配以至險極難又苦之境,才助人淬煉身體,使體魄似人豪,神如聖道,心志極堅不以為苦,此時便能入神無方,意無跡之妙絕之境,於此,拳無意,便空;心不著,自柔。

為道日損

 一般人很難進入空和柔的境界,小孩子比較容易,小孩的身體是柔的,可是太弱,沒有絲毫抗擊能力。小孩的心是空的,沒有想法,也不會胡思亂想,但是長大後漸漸有了自己的看法,心也就很難再空了。學習一定要先做到空,尤其練氣、學功夫,不只是「為學日益」,更需要「為道日損」,把自己原有的想法、執著全部拿掉,才可能學得進去,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人都說氣很難練,因為大家有太多自己的想法,練不成就認為氣的境界只有在電影裡才會出現。可即便是電影,除了武俠片之外,連拳腳功夫片都很難描述氣究竟怎麼回事,就像《一代宗師》,裡面也沒講氣是怎麼練出來的。

導引養氣

  莊子說:「耳止於聽,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莊子早已點出「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導引養形」乃透過肢體養生練氣(內氣)的功夫,此功夫身心並修,不同於外家拳或外國武術,只重體能和意志,莊子的功夫是身、心、靈整合,內外同修的,能使人走入心齋若一志的功夫修練境界,產生脫離肢體束縛,不以傳統力學和運動槓桿的打力法,又因為不用心,動作招式便進入氣運武攻之境,此時動作似有若無,似空若有,似弱實強,似虛卻暴,獨我知人,而人不知我,是因為能夠進入「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的坐忘之境。既物我相忘,拳腳便如龍魚陸漸,不知從何而發,不知何時而止,望之似鯤鯓南冥藏,剎那鯤鵬萬里昇,氣象萬千!

內氣之造

 王家衛拍《一代宗師》,前後花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做準備,走遍大江南北,尋訪各種功夫派別,向無數師傅討教、訪談,寫下厚厚的一疊筆記。許多師傅都跟他說,他們的師父、師祖是有練氣的(即有內氣或內功),他們都知道要練氣,因為不練氣功夫不可能太好,或者他們知道有氣這麼回事,但牽涉到內家和外家,外家是沒有練氣的。部分師傅說他們有練氣,但在王家衛看來,那是一種把勁力當作氣來表現,不像真的有氣,他在電影中也對此表示存疑。由於真實狀況裡看不到氣如何表現,王家衛只好透過劇中設定的高手,如葉問、宮二、馬三等,經由武術指導和運鏡的控制,再加上演員的賣力配合;梁朝偉練拳練到手骨斷了好幾回,章子怡重新拉筋拉得叫救命,張震為戲練功練到竟然去參加八極拳競賽還得了第一;如此費心拍出來的電影,讓我們看到好像有氣的感覺,這是王家衛對氣的體會。

盡性致命

 其實孟子已把練內氣的方法說得很清楚:「存心養性以事天」,要做到,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就是「夭壽不貳,修身以俟,所以立命」的一種不動心與放心的修練。這種方法其實起於儒門六藝中的修身法門,從知止而起,入定靜安慮得立命之境。換句話來說,繼承孔子這個萬世先師的「功夫」高手,孟子把儒家所謂修身「練氣、練功夫、習六藝」的整套與當時同戰國《行氣玉佩銘》功法整合成他的「浩然正氣」,所以其為氣也,至大至剛,直養而不害,充沛天地間,沛然莫之能禦。這種與天地合,窮神化極的氣魄來自於養氣存心,立命以「養移體」,看來孟子的功夫剛猛無比,其實孟子功夫立基於放心和不動心上。因為孟子之心同老子一樣「致虛之極」,所以能「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從至虛成至陽至真,從至柔化至剛至大。

連綿空柔

 中國功夫得氣時,動作是連綿不絕,不會停的,不但截停對手來拳,更能連消帶打,從對手的攻防中直接對應,以接引入手,搭橋舖路,捨己從人,似黏似甩,如封似閉又似開,若按似曳,看似無氣無力,卻能連綿不息,至對手力盡而竭。目前坊間的武術表演或競賽,武者的動作再快,也都是一下一下地打,有明顯的切斷感,所謂的組合拳也只是搶到空擋,或在拼拳時,以左右下上的連動擺拳,看似頗有威力,卻無法做到發而皆中節,那是因為沒有練氣,或把練勁力當練氣,僅靠肌力運作的打法。肌力運作就無所謂空和柔,每一個動作都實的不能再實,硬的不能再實,每做完一下,身體都得重來,雙方硬對硬,強對強,這樣的動作一定會停,速度再快也是有限,因為發力方式的關係,不可能做到連綿不絕。動作要不停,必須進入空柔的狀態,有氣才能做到空和柔。

無力之柔

 功夫運作為什麼強調空與柔?理應擊出去的拳夠大、夠強、夠快就夠了,那是因為僵硬的肢體發出去的力,速度受到限制,動作慢了就沒有出手的機會,拳頭再大都沒用。沒練過氣,純粹靠肌力運作的拳腳功夫,力量發送只能是線性的,朝拳擊的方向出去,肢體無法在瞬間連成一氣,結成一體,也就不會有剛鐵般的抗勁,也不能極快的收放,動作缺乏靈活度,一旦出拳沒成功,身體給輕輕一碰便倒。

良能致知

 為什麼宋明心學與理學如此互相攻錯?朱熹的理學與少林硬底子功夫一般,一拳一腳如竹子格物,一點都不能少,三十六房,七十二宮,種種功法都要練,最後再精通幾門,完全不能馬虎,練時心要忠敬,如臨火宅,千錘百鍊。而陸王幾不著書,不格一物,認為「用力」的功夫不是「第一等義」,要「不用力」先立大本,求放心,堅信人皆能成聖,正是舜堯人皆可至,而放心不用力是為了還原本心良知,即致良知,起良能,良能便是仁義,要透過集義而非致知,集氣而非用心,不作言詞思辯,不建寶塔樓台,只在日常功夫中與天地同遊。一如太極功法,只求內養合道,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導引養形,使氣悠然而生,如風雲之變,守空虛之奇,能以柔克剛,以空奪有,全因聖人之學,以無為本,而勇以成之。

陰陽相交

 一陰一陽之謂道,虛實相生,生命才會運轉。功夫運作道理亦同,只有陽沒有陰,動作硬梆梆的沒有變化,速度也快不起來,或只有陰沒有陽,動作鬆垮垮的無半點力氣,身體禁不起碰擊,那樣的功夫是死功夫,嚴格說來不能稱為功夫。活的功夫是和生命完全結合,身心靈同時運作,能在極短時間和有限空間裡產生多元變化,以空接迎對方的有,以柔克去對方的剛,無需硬碰硬、強碰強,不需太多招式及技巧變化,僅以空柔就能達到類似李小龍截拳道的全面運轉。

沖氣為和

 一陰一陽不過致中和而已,「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循其性,便守其中,故面拳之際,循性之靜,伏其雌,便能入空而御得其中,見意有所動,守其雄,陰陽兩氣便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自能迎拳而中其節,和之而不傷,非至大不能致中和,這就是身心合道,天人合一之理。

纏絲之柔

 沒有練氣很難做出空和柔,氣會讓空形成一個場,看起來是空的,實際上有看不到的無形力量在。沒氣的柔是鬆垮垮的,有氣的柔是繞指柔那種柔,可以把對方的所有力量都吸收掉,也就是所謂的纏絲勁,能產生極高的軔,柔軔時就無堅不摧,無剛不化。這樣的作用力只有練氣才能產生,不練氣,功夫動作就不可能產生空和柔的作用,沒有氣那種動力與動能,就進不到空的境界和柔的境界。沒有這些作用和境界,就不能算是上乘中國功夫。  

神之盛也

 孔子說「氣也者,神之盛也」、「仁者靜」,故能「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仁者樂山,如高山仰止,能御六龍,遊百川,道在能容,唯有空柔氣度和身段可納,故「愛其死以有待也,養其身以有為也」可在有所為,有所不為間下功夫。壓力和狀況現前,能有所不為,因為高山仰止,神圓心靜而不應,善獨守空依柔,自然周遊於喜怒哀樂之間不為所動,待機動則如庖丁解牛迎刃而解,毫不費功夫般展現神乎其技。

自損而柔

 空很難直接教,空有性靈的空、態度的空、氣場的空,和動作的空,都不是一般的認知學習方式可以揣摩的,尤其性靈的空、態度的空容易描述,但不容易做到。欲要空前先自虛,自虛即自損,為道日損,功夫即道,不損,吾人習性、傲慢、自我便不會除。調心即調性,心性欲修先必調氣,氣既是形下亦形上,練氣能入虛,心志乃氣之帥,心志未調,未見初心,不繼其善,即使練氣亦不能入化境。同學們多數都知道空和柔的重要,但知道是一回事,能否徹底的相信又是另一回事。不能聽之氣,只是聽之耳,聽老師說做到空柔功夫才能更上一層,就拼命地練空、練柔,可骨子裡還是相信威猛剛強才能打倒對方,還是相信自己的「絕招」,如此練了再多的空和柔,也只是假空和假柔,態度不空,心不空,心志未調,心性未改,怎麼可能練成空。空了之後才能柔,空不了,虛不了,動作要不就鬆垮垮,一點都不韌,要不就自以為柔,但看在別人眼裡仍舊硬梆梆。

捨我從人

 氣場的空是指當對方的拳進來時,你的拳腳能產生一個對應的能量場將對方的力突然卸掉,也就是以空破有,以虛破實,利用看不見的能量場將對手的具體力量破壞掉,這不是一般靠肌力運動可以做到的。柔也是一樣,當氣場運作時,對方會感覺到身上被莫名的東西披罩住,越想動就越動不了,沒多久就結束了。道家的內養功法常講到捨我從人,聽起來不易解,其實做起來很簡單;當對方拳腳壓進,迎著對手進入角度往左右側讓位,墊步微移,使對方力量消掉,你因未退,便已進入對手不能防衛之距離,此時對方便為你所控。切入時以負陰抱陽之態,對手發力,依循其軌,憑浩氣觀於未發前,便能依其道率其性而致中和,達到完全控制的止戈為武的境界。

氣化空柔

 再以動作的空來說,當對手的拳飛快出來,你的手快速搭上,這時兩人進入「齊物」狀態,一種空無的狀態,對方感覺不到你的手已在他身上,直到他的拳再往前一點,才會發現手像被繩網纏住,使不出力,這時你只要在他的手側邊稍為施一點力就能讓它偏移,不需要太大的力就能將對方的拳轉掉、化掉。要做到齊物的空,速度很重要,對方的拳已發,你的手後發,一定要比他快才能搭上,若是習慣用肌力打法,每個出手都要先後拉才能往前,根本就來不及。即使你手不後拉,也能快速往前搭上,可當他的拳再往前一點,你若不能在瞬間產生纏絲勁,他的拳照樣穿過來,關鍵還是在氣。

內聖外王

 得氣要先修習靜安慮得的觀,高山仰止的定,如無「充虛繼氣強股肱」的苦練、在增氣充虛時、耳目聰明機心乍現,必須要做到嘎然而止,否則便產生不了通觀和透觀的能力。依儒墨兩家練氣功法都主身心並修,不以靜坐為主,儒家透過養氣修身的功夫,先行氣導引身體,使千百氣息靜慮仰止,便能得「氣之靈者」,而非昏濁之氣(陰及雜氣)。而墨家的「閉氣行氣法」(逆呼吸)同樣是練內氣(內功)的不二法門,其法在「并氣專精,心無有慮,目無有視,耳無有聞」、「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做到真正墮肢體(氣沉腳跟)、黜聰明(不用心)、我命在我不在天、內聖外王的真正功夫。

下學上達

 由於空柔境界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其神妙處更是難以言喻,做這些動作一定要有六藝為根基,「下學」之後才能「上達」,有練氣基礎,習禮,懂得進退應對,知道怎麼做事做人,面對緊急狀態能不懼怕,可以迎面而接。迎接和迎擊不同,迎擊是打出去,迎接的態度是一種虛的態度,「無以為忤,虛之至也」。知而不行,不如不知,知禮不行是謂無禮,故先有禮的基本精神,有虛的態度,面對問題早有腹案便「笑而不答心自閒」,力量和狀況就會被你接過來化解。道家的功夫強調「不忮不求」、「捨我從人」,其實就是空的概念。不做主動出擊,而是被動追隨接引,莊子講:「感而後應,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起,去知與故,循天之理。」沒練氣根本沒辦法有這種表現,也就走不進中國功夫的至高境界裡。

動靜聖王

 莊子更進一步說:「平中準,大匠取法焉。水靜猶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乎,天地之鑑也,萬物之鏡也。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聖人休焉。休則虛,虛則實,實者倫矣。虛則靜,靜則動,動則得矣……靜而聖,動而王,無為也而尊」戰國《行氣玉佩銘》從深、伸、下說明氣要透過深沉的吐納法(逆呼吸)才慢慢存於丹田,所以說定、固後方萌生丹氣,經不斷蓄而不發後便待發而長,合乎其道便能覆,即完全整合且一以貫之,順乎真人之息以踵,從馬步腳底收力待發為地機,配合乾道即蓄且伸,飛龍在天無心遊而不過,這樣儒道同觀,集義養氣不動心之教,便清楚描繪出空無之大,虛靜之廣,莫不為夭壽不貳,修身以矣,以空為有,以虛為實,以柔為剛,集義而不動心,仁之大者;浩然正氣突發於機微明際,是為氣勁,誠之韌也,有韌便見空柔虛靜,所以不能只習靜而不練氣,習靜只修心,練氣是身心並修。(2016.08.05)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