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不足時能否藉由正確的想法或適當的情緒來補足?

誠自心中

鍾老師:「誠」是儒家學說中談及生命能量最關鍵的部分。誠的力量怎麼產生?孟子告訴我們要從善養浩然正氣開始。誠是浩然正氣裡最重要的德性價值,浩然正氣所展現出來的勢,和「自明而誠」的力量是相符的。換言之,誠的力量強弱,要看養氣的火候到什麼程度。譬如燒製陶瓷,燒陶溫度大約一千度左右,燒瓷至少一千兩百度以上,溫度不夠,再好的泥都不能製成陶瓷器皿,同樣的,養氣火候不足,誠的力道也出不來。

理未易明

 誠是由身體內部自然生發,不太可能用朱熹的如「格物致知」想法或以靜思反省的方法來控制情緒。誠直接發自本心,和想法或情緒不屬同一個生命位階。想法在理性範圍運作,情緒控制只能管理七情六慾,兩者非但不能操控本心,還會因此牽動慾念,讓原本晦暗的心更加不明,誠反而更難呈現。所以王陽明認為遇事時,才見真章。因有狀況,人皆心動浮亂,想法起落,心機百出,以為可憑計算解決問題,卻不知機心一起,如《陰符經》所示正是「殺機起伏時」,問題更難決。如能反身而誠,自反而縮,則樂莫大焉,因為誠在其中,心燈已然起照,便破萬古長夜入住三月天。

德性學問

 舉個例子,有重要生意盼能夠談成,出發前提醒自己務必表現真誠,但到了現場發現對方的態度輕浮,講話不實,沒有禮貌,心裡就覺得不舒服,可是為了把生意談成,只好壓住情緒,勉強做出誠的樣子。這是從在理性上去表現誠,而不是發自本心的誠,因此不會產生力量。當對方的態度越來越強勢,你很容易就受他影響,不是節節退讓,就是談不成生意。但如果你的誠是發自本心,那麼身體內部會有股力量使你的態度不卑不亢,不受對方的舉止影響自己的情緒,在當下便能做出準確的判斷,該攻該守一目了然,不用多做思索。

善以養本

  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有誠的因子,不過和體質及後天受教歷程有關,有人先天誠的力量強大,有人一生中誠的力量始終薄弱。誠的力量不足時,可以透過後天鍛鍊來加強,其道理就在於儒家的性善學說。孟子講性善,荀子講性惡;荀子當然知道人性有善的一面,主張性惡是為了興利防弊。同樣的,孟子也知道人性有惡的部分,主張性善是從善處入手,不斷擴充自己的生命能量,惡的部分自動就會減少。孟子的性善說還把誠的部分加了進去,「沛然莫之能禦」、「充沛天地間」展現的就是一種誠的力量。

浩然正氣

 誠雖是與生俱來,但必須透過後天鍛鍊才能彰顯,因此孟子提倡養性和養氣;養性是修心,養氣是鍛鍊身體。孟子講:「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整個過程都是在涵養誠的力量,誠能讓心和氣產生最大的作用,直養而無害,透過四端之心直接發動,那是生命裡本來就有的力量,無需向外求取,自誠而明,心中便不再起任何疑慮及困惑,因此王陽明說「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不是靠正確的思想方法,而是依據根本的法性軌跡和頻率任運之,也就是依仁義禮智的源頭「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等四端之心來發軔和建構內在沛然莫之能禦的正氣。

本自具足

 誠既然是由生命內在生發出來,便無法用外力加持方式得取。以功夫為例,如果沒有足夠的氣能運轉,以及心性方面的體會,在與人交鋒時,就沒辦法在剎那間展現最好的控制。最好的控制是自然產生的,不是想出來的,用想的就來不及了。對手一有動作,自然知道怎麼回應,而且能立即做出,那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那當下,拳腳和生命內在的誠直接相應,因此能瞬間起動,不相應就不能起動。所以任何修煉若修不到生命內在,單靠外在的法子其實是多餘的。

自誠而明

 自誠的過程也就是人稱之為人的道理所在,孟子說「人與禽獸幾希矣!」是人能生靈明覺性,獸卻不能,唯人有能耐和方法成就人的意義。誠是中國文化中的最獨特的創造,西方文化是沒有這個東西的,它與誠實、誠懇、誠心、誠摯……等態度是沒有關連的。誠是經由六藝和六經所錘鍊而成的力量,裡面含有毅力、堅忍、持平、深入、匯聚、融和、生發和起照等力量,故能自誠則明,不是照見五蘊皆空,雖亦能見空,更重要的是直養而不害,充沛天地間,沛然莫之能禦,能擴而充之四海,亦能收而安身立命,已非人間世的禮和理能來論斷,唯誠能修建生命內在基石。(2015.5.1)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