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似乎有極強的學習意志,可是老子講「弱其志,強其骨」,為什麼要「弱其志」?和「志於學」難道不相抵觸嗎?
成人之學
鍾老師: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這個「學」不是現代教育裡的識字、讀書、獲取知識的學,而是古代教育學道、學做人的學。孔子那個年代還沒有《千字文》、《三字經》,可仍有一些基本教材給孩童背誦。對學童來說,背誦也只是背誦,沒有理解、體悟、行證,及融合,那不叫學。真的學是等到稍長開始接觸一些人事物之後,有困惑和疑慮,必須求取更高的學問和方法,因此要學道。孔子的學道過程是從周禮開始,十五歲就要把禮學好,從禮去了解仁義,再衍生至道的學習和修煉。
太廟築基
孔子兒時習禮要先入太廟,因為太廟的儀軌最隆重、嚴謹、和祥及穆靜,如祭禮中的祭舞、祭樂、祭詞、祭品,針對不同的祭拜對象,有許多不同的規定,為什麼要這樣做都有其依據。了解儀軌背後的意義,才能弄懂它的精神,看到裡面的境界。現代人受教育,學的是知識,古代人學禮,學的是做人、智慧和求道,兩者差距甚大。
去心中賊
老子要人「弱其志,強其骨」,也就是先把身體練好,不要東想西想思慮太多。身體弱,自會想得多,本來沒事也會想出事來。神經衰弱的人想得多,可有些人不是神經衰弱也想得多,那是天生的,即所謂的利根人,如六祖慧能。達摩也深知其理,才不與神光言道,而讓他在情境中自悟;而五祖弘忍見慧能利根,才會要慧能先去挑水砍柴。以老子的觀點,利根人更是要強骨弱志,虛心強筋,因為思慮太多,能量消耗大,沒有強健體魄,身心不平衡,什麼事都做不成。
弱我之執
「弱其志」的「志」字,「心」上頭有個「士」,「士」就是「我」,志就是我心,志越強,我心越重,問題就越多。學習當然要努力,但努力未必有所成,就看你努力在「行」上,還是努力在「心」上。努力在「心」上,就是志很強,我心很重,用很多心思、心力。以功夫為例,整天老想著我一定要贏、我一定要把誰打倒、對付什麼人要用什麼絕招,花心思用技倆,卻不肯好好下功夫把基本攻防動作練好,稍有不順就疑神疑鬼、患得患失、甚至中斷學習、沒有勇氣嚐敗,想得多,練得少,那就很難學得好。
放下我念
若是努力在「行」上,不斷地嚐試老師所教的各種動作,不在意輸贏,不順就檢討,被打到是因為動作不夠完善,那就再調整,再練熟。因為沒想太多,只是不斷地行,不停地練,不管練氣或練功夫都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指點,而不是「自我」隨時跑出來又抵又抗、怪這怪那。願意「三省吾身」,承認自己有問題,這也是一種「弱其志」,才能找出「病因」對證下藥,唯有如此,功夫才能精進、身心才會改善、困惑也能解開。
循序漸進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踰矩」。孔子從十五歲開始學禮,到三十歲時能自立,也就是對基本東西大概清楚,有能力安身立命,包括有一定的功名、富貴和地位,有一定的能力「推己及人,己立立人」。如果孔子不是從十五歲就開始學禮、學道,到了三十歲是不可能立的,也不會有能力去幫人,因為築基還不夠徹底。孔子是透過學禮樂,懂仁義,再體悟道,也就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才有辦法讓生命境界擴大。
不惑之難
孔子三十歲時雖能自食其力而立,但對許多事情還是不明白,再過了十年,到了四十歲才終於不惑。可不是每個人到了四十歲都能不惑,我們一般人恐怕到了九十歲都還很疑惑,這不是年齡的問題,而是我們的心找不到平衡,看不見生命有多遠、多大、多高。若是像不二過的顏回那樣有高度反省的能力,到了四十歲才真的能不惑。
天命難知
不惑不代表路就走得順暢,之後還會有很多狀況發生。好比孔子在齊國,景公想給他官位,但遭相國阻止,當時還有齊大夫想害他,孔子只好回到魯國。這時孔子年過半百,才恍然大悟,原來有些事情意志再堅或決心再強,不見得能做下去,這是天命難違,或天命不可違,知天命才有辦法面對更大的世界。孔子知道他的天命是領導國家,讓國家富強,恢復周禮道統。
知天知命
孔子返回魯國,官拜宰相,集權力於一身,結果五年後被魯王攆走,當時的處境遭透了,被狗咬,被鬼追,被種種東西整。一般人遇到這樣的狀況老早就心灰意冷,不打算再奮鬥下去,乾脆找個鄉下地方釣魚過日子,或如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可孔子不是普通人,仍繼續走他的崎嶇路。「六十而耳順」,到了六十歲終於聽懂了,終於明白「人生」和「天意」是什麼,有更深的生命體悟。那時他周遊列國走了一半,到處被困,孔子和他的弟子若不是一身好功夫,早就沒命了。尤以在陳蔡邊境被困了兩周更形兇險,孔子他們若不是功夫深厚和有地方人士幫助,不可能脫困。再走了十來年,「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到了這時候孔子才覺得做人做事情可以八九不離十,拿捏得住。
行深般若
孔子學說精彩燦爛,震爍古今,可一般學人只會擷取其中一部分來學習或研究,多半見樹不見林,尤其現代人研究孔子更是支離破碎,用思想方法去研究孔子,無異於穿著鋼鐵人衣服研究六經六藝,擁有再多的「大數據」也參不透其間的深奧道理,因此不是往文字推裡面鑽,就是抓著一鱗半爪來想,越想越怪異。春秋戰國時,很多人為了生存而有義利之辯,道理越辯就越偏離主題。所以老子講「弱其志,強其骨」,也就是不要想那麼多,好好練身體。老子還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不懂的人以為老子在否定孔子。其實老子否定的是所謂的「政客」,當時的一些假仁假義,或自以為聖的假聖人。
天路歷程
孔子從「十五志於學」到「七十不踰矩」,是個極難能可貴同時又精彩燦爛的天路歷程;三十歲,以為自己站穩了可以不靠人,可以頂天立地了,可對天地間的事物還有許多不明白,滿是疑惑;四十歲,以為自己長智慧,可以不惑了,接著仍是狀況一堆,才知道原來自己還是個愚人;五十歲,知道有天命不得不走,沒想到走起來如此的不順暢,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根本沒聽懂天意;六十歲,終於聽懂天意,弄明白天道了,可做起來仍有困難,還是會戰戰兢兢深怕做錯,只好繼續努力;七十歲,最後終於可以隨心所欲不踰矩。
省行行省
孔子坦誠地將他的人生階段講出來,要強調的其實是「行」和「省」,不斷地前行,不斷地反省,行了又省、省了又行,這和老子的「虛心實腹,弱志強骨」道理相通。老子顯然清楚孔子的作為和體悟,因此他奉勸一般有心向學的人,對很多事情不要想太多,不要有先入為主的看法,先把身體強化。身體強化足夠之後,看的事情才會比較大、比較廣。心念減少,執著就會減少,身心的自由度增加,生命便會放大,才能上達更精彩的生命境界。要把心帶往更高的境界和靈整合,就必須透過「弱志強骨」的氣功和功夫修鍊。(201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