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與人相處時應該讓他人沒有壓力才好,功夫對打是學習進退應對也應該有禮,可是卻有明顯的壓力,為什麼?

滴水成塔

鍾老師:與人相處當然是越沒壓力越好,誰都不希望有壓力,可偏偏壓力無處不在,一通電話,一張帳單,一封郵件,一則簡訊,一個臉色,一句閒話,一場選舉,一道鋒面,還有節氣,都是壓力來源。壓力一來情緒就起,發洩對象往往是身邊最親近的人,而麻煩的是我們根本不知道壓力從何而來。

泛己之識

 人與人之間越熟悉壓力越大,尤其成為「我的」之後;我的男朋友,我的女朋友,我的太太,我的丈夫,我的小孩,我就有權力要求,要聽我的,要照我說的做,我的想法沒錯,你的想法有問題,無止盡的要求理由是「為你好」。大家都認為自己的要求是合理的,都不覺得有給人壓力,總以為是人家給我們壓力。如同功夫對打,我這一拳明明沒用多大力,他怎麼就報仇似的回我重拳。卻不知這一拳該收沒收讓人覺得不舒服,或打在不該打的地方,或你以為重拳是壓力,輕拳不是,可在對方看來,你的輕拳是瞧不起他,不把他當對手。

法制之缺

 現代社會和古代社會在構成上並沒有太大差別,都有婚姻制度,若沒有婚姻制度,國家就不會有足夠穩定的人口,沒有良好的教育及各種資源。可人一旦走進婚姻裡,伴隨而來的重擔、磨擦、衝突等一籮筐問題會讓人吃不消。婚姻制度原本是好處多於壞處,可越到現在,壞處慢慢逼近好處,可說好壞參半,要它不是, 不要也不是,就看我們怎麼面對,如何調和兩人的觀念和態度、想法和行為。

城裡城外

  錢鍾書寫了一部小說《圍城》,書中將婚姻喻為一座有高牆圍住的城,城外的人覺得城裡安全想往裡面擠,城裡的人被困在城內想往外面跑,有家庭的說早知道就不要結婚,沒家庭的想趕快結婚有孩子。這其實是千古難題,大部分人都找不到一個更好的方法,不走進婚姻裡會覺得不安不穩,可走進去之後又衝突重重,究竟是進去好還是不進去?在古時候就一定得走進去,因為有許多社會壓力和規範只好跟著做,而且做了之後周圍的力量會讓你收歛情緒,脾氣不會那麼暴烈,即便狀況不很好也可以淡然度一生。

人裡人外

 現在是資訊爆炸、知識爆炸的瘋狂年代,人的脾氣也跟著火爆,問題就會很多。 西方社會比較早開放,男女衝突的問題一早就浮現,因此西蒙波娃於1949年寫了《第二性》,她說女性不該附屬於男性,應走自己的路。西蒙波娃不只闡述觀念還身體力行,她和沙特始終保持摯友關係直到晚年都沒有結婚,他們有各自的伴侶,也互不干涉。一般人會覺得他們的關係很奇怪,可這其實是當社會開放之後,避免太多人性衝突的一種交往方式。

心法不統

 古時候的婚姻制度無論一夫多妻或一夫一妻,都是為了保障兩性在成立一個家之後的穩定,透過禮來維持家庭和諧。可是西風東漸之後,當時的五四青年講禮教是吃人的工具,說禮教把女性鎖在一個點上動彈不得,男性則什麼都可以做, 將問題歸咎於傳統禮教,那是以西方的觀點來看。現代社會以西方為標準,強調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以法律的方式將男女放在對等的位置,讓人有更多的自由。可是人真正想要的不是法律的東西,而是我的心、我的想法能不能達到滿足, 我的情緒和你的情緒能不能融合,不能融合就不成為禮,也就合不在一塊。因此現代人的婚姻有良好狀態的不多,較多是在一堆問題下度過,只是忍耐程度和處理能力的差別而已。

浮燥之心

 為什麼現代婚姻問題比古代嚴重,因為現代人沒有古代人的耐心,沒有古代人的古道熱腸,沒有古代人那種淳厚的心胸。現代人自我意識高,不願意吃虧,不願意遷就,不願意容忍,也不願意接受,凡事都要主導、主控,兩人越在一起, 碰撞越大,這是現代人很難突破的問題。兩人要維持良好的婚姻狀態,必須基本條件都非常吻合才能做到。

補缺未足

 現代自由婚姻有一個很微妙的現象,大家都會自動尋找自己缺的部分,好比動作慢的曾因動作快不起來而吃過苦頭,因此欣賞動作快的人,可說有互補作用。 但問題是,動作快慢有先天後天種種因素,你已習慣這樣的節奏,欣賞沒問題, 住在一起問題就來了,快的不能忍受慢的,慢的想快也快不了。因此,吸引你的雖是你缺的,可以補你的不足,也會讓你無法承受。

互配為迎

 古時候的婚姻不是以互補,而是互配,用八字配,個性、習慣、家庭背景不能相差太遠。現在則是絕配,只要我喜歡,個性、習慣、背景南轅北轍都可以,因此說「絕」。雙方因不同而互相吸引,也因為不同而難以相處,開始的時候很好, 慢慢碰撞就出來了。現代教育裡又缺調和心性的課程,過於注重讀書,大家都越讀越聰明,自我意識越來越高,孔子說的「毋我、毋固、毋必、毋意」現代人全都有,這就很難有禮。因為禮是屈己從人,現代人都不願意屈己從人,都要別人從我。

絕聖棄智

 現代社會拜科技之神,人人講小確幸而無大胸襟,國與國爭,人與人爭,男與女爭,父母與子女爭,因為大家都太有才了。老子講「絕聖棄智」,有才就會有分別心、分別見,生命便沒有大出口。人有了才學、才華之後,很容易自視甚高、 恃才傲物,因此古人講「女子無才便是德」,其實男性也一樣,特別針對女性來講是因為古代女性通文識字的不多,這句話另一個意思是,沒有才學、才華一樣可以有好德性。前面還有一句「丈夫有德便是才」,兩句都是說德比才重要,若因才學而減損德性,那麼寧可不要才學。古人說的德並不是現代人以為的社會道德。莊子說「心不憂樂,德之至也」,人總喜歡和別人相比較,擔心自己的學識、 才華不如人,憂就至了,有了學識、學位、才華便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也就樂了, 這一憂一樂,心極為不平,哪來的德!

越理歸仁

 說理不能解決問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用說的說不清,用辯的辯不明, 你以為有禮、有理,對方的情緒依然浮動,就像功夫對打不停有拳頭過來,接不了招,化不了拳,就結束了。功夫對打能真實呈現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狀態,你再怎麼有理,對方不悅是事實,磨擦、衝突、猜忌、暴怒都會反應在動作上。每一 個瞬間的關係變化都是一個新狀況,都得立即處理,由不得你半點遲疑或思索。 越思索狀況越糟,因為思索過程中,有太多我們以為、認為的東西讓我們身心不能保持平衡,就不能有正確的判斷和反應。

無識成智

 越不想,意識心越少,越能將狀況處理得好。若將怒氣灌注在拳上,對方也會加倍奉還,若堅持自己沒錯而不願調整則會吃盡苦頭,直到你察覺自己有問題且願意調整才可能化解干戈。因此,功夫鍛煉經過長時間積累下來,可以訓練我們的觀察、判斷能力,以及穩定情緒,藉由對方的動作反應檢驗自己的行為,知道自己的問題並且調整,看見他人的問題而學會包容。唯有這樣的鍛煉、學習、淬煉、反省,讓生命不斷地重生,人與人之間才可能有好的互動關係,也才是真正的有禮和有理,在屈己從人時展現最大的心意,以一定的方寸立足於天地,以最大收攝的心面對所有變化,生命才能更上層樓。(2014.11.08)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