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摸著石頭過河是得過且過好,還是踏穩一步再走下一步好?
公無渡河
鍾老師:人生有許多事不是我們的意志可以左右,不是想往那就可往那,必要時得摸著石頭過河。得過且過,還是每一步都踏穩了再走,這和個性有關;有些人講求效率,快快過去就好,中途如何無所謂,有些人則是每一步都要走得好,才願意走下一步。究竟哪種態度好?先來看一個例子。
公竟渡河
西蜀邊境有兩個和尚,一個窮和尚,一個富和尚,兩人都要去南海拜觀音。窮和尚帶著一個飯缽就上路了,隔年拜完觀音從南海回來。富和尚準備多種貢品,足做各種齋戒,還要買船,準備了兩年都出不了門。人們就嘲笑富和尚:「人家沒錢都去回來嘍!」但換個角度來看,早去早回就真的比較厲害嗎?觀音也跟上時代接受速拜?
先來後到
富和尚誠心誠意做完準備才要出門,他今年去不成,明年去不成,後年可能就去成了。窮和尚盡己所能速去速回,富和尚憑其所有慎重其事,兩種態度都可以,很難說那個比較正確。可是,我們在社會常規底下習慣做比較,凡事都想分個高下,逮著機會就做評比或嘲弄他人,因此我們看不到人家的優點,既不能像窮和尚把事情完成,也不能像富和尚誠心投入,雖不停地在努力,卻離道越來越遠。
先到未贏
我們小時候都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其用意雖是提醒先天優勢者不可傲慢輕敵,勉力先天弱勢者別氣餒有志竟成,但無形中也強化了我們對事物的分別;高下、強弱、優劣、輸贏。喜歡評比,以公認目標如「五子登科」為努力方向,到得了目標算有成就,先馳得點叫勝利,這些都是我們的社會常規。以致於聽了故事之後,我們嘲笑兔子跑那麼快竟然輸了,也取笑烏龜走那麼慢還敢出來比賽跑,我們希望自己能像兔子有先天優勢,不要輸在起跑點,又能像烏龜贏得最後勝利,什麼都想要,那就累了。
達比先優
跳脫社會常規來看,烏龜先抵達終點,贏是贏了,但未必比較好,因為先天不如兔,絲毫不敢休息,繃緊了心,沿途什麼風光都不能多看一眼,只是贏了名聲,其他什麼都沒得到。而對兔子來說,雖然輸了,但過程中因放鬆心情,睡足了再跑,眼界更開,途中已有收獲,晚點抵達也沒損失。當然,兔子若只是想贏,因傲慢而睡覺,睡醒目中無人,什麼風景都看不到,那也沒什麼可取的。先天是什麼由不得龜兔你我,是烏龜就不要想變成兔子,是兔子也沒什麼好得意,豹子隨時等在後頭。不用去和人家比,依著自己最恰當的步伐,到得了目的地很好,到不了也無所謂,因為途中你會發現更適合自己的地方。
步步生輝
人多半在社會常規底下忙碌地過日子,被框得死死的,一點都不自由還以為有自由意志,拿別人的目標硬套在自己身上,有一大堆想法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還意志堅定的想要這就要這,想往哪就往哪,想立刻擁有便不允對方半點延遲,但實際狀況常是越想得越得不到,越想走越走不通,越想快越快不了。反過來,先把不自由的自由意志拿掉,不用訂定什麼目標,因為還不知道那裡最適合自己,得行了才能看見,走一步是一步,那就是摸著石頭過河。
滾石得機
得過且過或踏穩每一步再走,兩種都可行,不要把自己鎖死就好,沒有非如何不可,珍惜周遭的每一顆石頭,不去想過不過得了河,能過就過,不能過就稍後,真過不了也能接受。由於過程中整個心是打開的,雖本無渡河之心,既然入渡,也就順遂而行,得過處且過,心中沒有大石,就不會有將奈公何的墜河之難,因此眼前的每顆石頭反都將成為你的助力,而不是阻力,是墊腳石,而不是絆腳石。 (201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