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功夫對打時要盡量避免自己受對方帶動,才會打得比較好。日常生活中和人相處,有時像在進行一場功夫對打,當自己的原則及堅持與對方相左時,該如何取捨?
自根自性
鍾老師:功夫和人生,其實是一而二,二而一。生活中常見的暴力、威嚇、打壓、無禮、無理、有情、無情,人與人之間的緊張、舒緩關係,人心的喜怒哀樂、恐懼、憂慮,都會在功夫對打時以一種高度壓縮的狀態出現,我們不僅要在剎那中判斷,還要做出適當反應,因此不是用意識心去想前進還是後退,向左還是向右,一想就來不及了,而是要回到我們的自由意志去運轉,用本體生命的根本力量,如孟子所說的「四端之心」直接反應。
見自心田
對打過程中,觀察全不全很重要,觀察不全時,反應會有很多錯誤,觀察全就有辦法將所有狀況都處理好。觀察不僅要看見有形的拳腳位置、身體移動,也要能感受無形的意圖、情緒。感覺對方意圖雖用眼看,但要看到他心裡,知道他想做什麼。同樣是看,有人只看到外在形體,有人能讀心,讀看不見的暗藏情緒。知道對方怒了,表示他情緒極為不穩,可能會使盡全力反擊,這時不需要和他硬碰硬,因為不管他用不用力,能量都很快耗盡,而且情緒動了觀察面也會縮小,你隨便做個假動作,他就被引了。
讀其情愫
看得見的觀察容易學,只要注意力集中、心平氣和、不思不想,看的面多半不會太窄。看不見的觀察就難了,要讀到人家心裡在想什麼,讀到深埋心底的喜怒哀樂愁慮,就得有「讀人」的能力,讀人心,讀人情,這能力怎麼培養?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詩即《詩經》,學習從讀詩經開始。《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選集,每首詩都只有短短幾行字,卻說著重要的生命歷程,不管是生命的來去,愛情故事,國家大事,打仗的事情,打完仗的事情,君臣間的往來,做人做事以及如何面對,所寫的都是人性根本的東西,言之有物,寫法迂迴曲折,情感表述極為樸拙深沉又有力。舉其中一首:「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述說將士東征多年,不見勝利只見死亡,鄉愁離情滿腔,卻又半點不能自己,無奈深沈不見微明。
悲欣交集
讀詩可以讓我們學著感受看不見的那一部分,雖然生活中不乏新聞事件、八卦消息、別人的故事、自己的遭遇,有太多機會讓我們去感同身受,或更細膩地洞察人情世故,可是多數時候我們都從自己的角度、立場、觀點、想法看事情,讀到的只是自己心裡表層的情感、情緒,連內心深處都碰觸不到。因為況狀一來,我心就起,即便是傷心事,心還沒傷到深處早已變成恨去傷人,去攻擊人,也就沒有機會知道自己為何而傷、如何不傷,未能把握機會自省,更不知道觸及內心深處會有「悲欣交集」的力量轉化所有傷慟。
同理真心
讀詩可以暫時將我心擱在一邊,因為和詩中人物有距離,沒有利害關係,跟著詩句一步步深入其心,讀多了,讀熟了,詩人凝煉了的生命情懷就會漸漸融進我們身體裡,慢慢我們也能貼近自己內心,打開心靈,看見自己的真心、真情,讀懂他人的心思、心意,能夠感同身受,有同理心,有悲憫心,有四端之心,才不會一發現狀況就打算一味蠻幹,逃之大吉,甚或玉石俱焚。
為人由己
功夫對打時要避免被對方帶動,意思不是要表現的很強勢,不是表面上的主導、主控。你以為強烈進攻逼著對方節節後退就不會被人帶著走,以為全場由自己主控,卻不知對手以退為進正等著給你一拳,而實際上你是因為心裡害怕才先聲奪人,那麼你還是被對方帶著走。不被帶動是指心不受影響,能夠不被帶動是因為心沒有作為。「為人由己,不由人乎哉」,不管是功夫對打或做任何一件事情,不是為了要表現給人家看,不是要讓人所有人都怕我然後說我很厲害,不是要打贏所有人表示我高人一等,不是要贏得所有人的贊美和肯定;而是要化解干戈,要把握短暫人生不浪費生命,把人做好,把所學學好,把工作做好,把生意談成,真談不成,盡力了就好,讓所作所為和光同塵,與人同樂。
止戈為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則和想法,與人共事、共處時常因觀念、想法、原則、立場不同而起爭執,該如何取捨?堅持已見、堅守原則就像用力握緊拳頭,再實、再大、再硬、再猛、再強都未必止得了干戈,未必談得成生意。拳頭有用是因為能夠鬆開,能夠收回,能進能退,能左能右,能重擊而不擊,也就是懂得進退應對。出拳不是靠蠻力,而是靠內氣源源不斷充沛其間,在必要的瞬間做收或放。同樣的,想法、原則不是死的,不是不能變,不是用來壓人、逼人,它必需有源頭活水不斷流經才會越來越清透,方能濯我纓,否則只是鬱閉的一灘死水臭到自己。
發而中節
生活中隨時要做選擇,讀工科還是文科,出國好還是留在國內,這家公司好還是那家,功夫也一樣,進攻或退守,向左或向右,其實都是進退應對,除了基本氣力、技能、學養不能少外,也要有曾子所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的心態。有「興於詩」的全面觀察,以仁為己任的心態,剩下就是如何進退應對。以功夫來說,對打過程中,對手慢慢移動,這是喜怒哀樂未發之時,當他突然出手,就是破中而發,整個局面完全改變,在改變那一剎那,你若不能中而和之,就沒辦法「發而皆中節」,而是受其破中而入,把你的節破掉,你就沒機會了。
理者禮也
生活中有狀況,情緒便如墨水傾倒一滲遍地,有自己的,有別人的,怎麼辦?不是原則和想法的堅持與否,而是要懂得「立之於禮」,以適當的進退應對方法處理,用禮的方法去解決;禮者,理也,把問題處理完成。完成不是只完自己這一部分,而是要讓整件事情完成,要「成於樂」,達到整體和諧。拳頭出去能鬥而不破,掌握止戈為武的精神,讓對方知道你的力量和意圖,同時也知道你對他的尊重、敬重和對他的考量,他的情緒就會平靜下來,也就是所謂走出「和而不同」的境界,功夫是這樣,生命是這樣,工作也是這樣。
中節而和
生活上我們埋怨共事、共處的某人糟透了,但再怎麼糟透,也不必以同樣糟透的方式反回去,有很多方法可以處理,這人在某部分糟透,其他部分還是有可取之處。韓愈講過「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想法做法各異,自然不過,是我們的心太小,容不下不同而已。當我們能以明白、透徹、覺悟和領悟的生命層次去看人、看事、看工作,就能有更多的可行性運轉。就像詩經對人心、人情的描繪,那是一種會產生光芒的帶動力量,可以透視一切,照見眼前道路,就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走。對那些不好的、有問題的狀況,把它當成詩來看待,詩就是生命受到極大打壓、局限之後而產生出來的一種內在情懷。當所有狀況我們都能面對而不受它的干擾影響,就能有更多的想法,從更多的面相,更多層次、角度和方法去處理問題,一切種種便運之於掌上,而不讓問題搞垮我們。(201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