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偉拍了《一代宗師》之後,他說應該讓現在的年輕人或父母瞭解功夫不是用來打架的,而是精神上的一種修煉,甚至做人、待人處事都可以用這樣的一個態度和精神。請問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和精神?

功夫精神

鍾老師:梁朝偉說小時候看到學功夫的人,不是警察就是壞人,都和打架有關,也就沒想到要學,直到拍了王家衛的《一代宗師》,飾演葉問一角,前後共磨了四年,手折過兩次,對王家衛追尋武學功夫傳統上的用心,從而進入中國武術的深度、高度和廣度,才逐漸對功夫以仁為己任、培養堅毅負重、普遍承載、踏浪尋平的境界有深刻的了解。他認為應該讓現在的年輕人或父母瞭解功夫不是用來打架的,而是精神上的一種修煉,甚至做人、待人處事都可以倚仗這樣的一個態度和精神來立德。他說得沒錯,學功夫本是學孔子的智仁勇和仁義禮智,也就是學習自我完成,提昇自己的生命格局,讓人產生更大的胸懷和氣度。

面對困局

 學功夫如同修道,要從道裡面去體會更大的生命境界,讓自己有更強的承擔力,有面對事情和改變狀況的能力,有適應生活、環境、工作、世界的能力。誠如《笑傲江湖》裡的風清揚所說,功夫其實是敗中求勝的學問和智慧,他的獨孤九劍,每一招都是從敗處參透出來的。換言之,學習功夫就是學著面對失敗,從面對失敗的過程中不斷地調整和改變自己,才能在人生困局、工作難題,和思維打結時,有辦法接受、化解、改善,進而提昇生命層次。就像前南非總統曼德拉,在面對白人政府的壓迫過程中,從鬥爭、倒下,乃至最後坐牢,27年當中不斷地失敗,不斷地等待,不斷地忍耐,終至成功。但是後繼者又有幾人能像曼德拉有著宗教般的情懷,儒家般的氣度?

倒下再起

 功夫的道理,《一代宗師》裡講一橫一豎,不是倒下就是站著,這是事實,但更重要的是倒下後能夠站起來,不斷地倒下,不斷地站起。能否成就自己,或只是個莽漢、武夫或打手,就看倒下之後有無高度的自我反省和調整。能和顏回一樣「不遷怒,不貳過」,不斷反省,不斷提昇自己,讓過錯不再犯,讓情緒不再起,讓五蘊五毒各種心魔都不再產生,反而進到孔子、孟子、顏回等人的心胸裡去看事情,才會產生更大的生命格局。

誰是英雄

 能入此層次,便不至如劉邦般老謀深算,粗鄙如百足之蟲,處處能躲而無論氣度,即便最後贏了仍得不到更高武德價值的認同。內鬥能贏項羽,是他比項羽大24歲,又了解項羽的個性,掌握項羽之不足,是以謀略勝而非力戰而勝。所以後來始建漢朝,面對匈奴挑戰,以為能敵,卻差點死了,就是實力和自知不足,有漢一代從高祖至漢武歷四朝才能與匈奴戰,如以項羽對匈奴,項羽便能手到擒來,因為實力比劉邦強多,項羽能多一點劉邦的詐和賴便能得天下。

自我之悟

 人若是少了不斷倒下的經驗,就很難挺直身子站穩腳步用大仁心去看待生命,功夫就是教我們不斷地失敗再起,倒了再起,不斷的敗,不斷的倒,面對失敗和倒下而不氣餒,直至笑見敗倒,從中生悟,因而能夠隨敗隨勝,到常勝少敗,故能有更多的機會調整內在。常有政壇失意者立下豪語:我將再起、我將奮起,結果怎麼也起不來,因為那需要外在條件,時機一過就沒了。功夫不同,功夫的我將奮起不需要人家來肯定,而是靠自己的努力,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奮起,不斷地調整,莊子的北冥之鯤能化為大鵬鳥,且不斷衍生和提昇,擴大之生命格局就會產生。

己立立人

 功夫修煉在不斷的運轉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力量,也就是孔子講的安身立命之力,因為命立方能由己而非由人,也才能入「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境界。在己立的調整過程裡,也就是道家所講「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境界,要入乎其內,就必須掌握盡性致命的道理,把自己的心性推到極致,達到最大的調整;也就是改變我們的五行,掌控自己的身體和心靈,過程中需要千錘百鍊,生命內部會逐漸生成孟子講的浩然正氣。有了浩然正氣,便如大儒俠客所具的氣度和能力,能夠面對任何不好的狀況而不亂,同時要等待,沒有問題,要往前,也沒有問題,要後退,也行。有了這種態度,生命就有極大的彈性和空間,便懂得進退應對,進可攻,退可守,進攻退守之間都有空間,都能夠改變,能生發更大的生命意義。一般人不懂得進退應對,遇有狀況就僵死動不了,那叫執著,因為只有一個想法。可練功夫的人知道,不退就會被搥,進不了必敗,那就想辦法或閃或退,再找機會出拳。思考為何失敗,返求諸己,不斷地調整自己,能反躬自省像顏回一樣,生命質量就會不斷地提昇。有高度反省,生命內在才會產生所謂的才情,堅持學習改變、調整、面對、轉化,和提昇自己,而不是堅持己見死都不變。

等而不待

 在敗中求勝,在不良的狀況下找到契機,在壞的狀況裡找到好的方向,在地獄裡看到天堂,都需要極大的能力。比如楚漢相爭的項羽和劉邦,論實力劉邦是打不過項羽的,可是最後劉邦贏了,他贏在一個「無所謂」的態度,在任何不利和失敗的狀況,他都能逃,能躲,能閃,能等,且不動情緒,怎麼都不認輸,也就是不斷地倒下又站起,不認輸的同時又不斷地改變、調整、增強自己,並把高手一個個找進來,打好關係,不斷準備,等到時機、因緣成熟了,也就是項羽無心再打時,趁勝追擊,項羽就敗了。

退不受困

 劉邦是很有能力、很有智慧的人,任何狀況都能應付,而且他的態度非常有彈性。劉邦具有「進可成事,退不受困」的特性,他不像孔子、孟子有浩然正氣,可他有像土撥鼠那種面對各種困境的能力,東鑽西鑽,上山下海,心機用盡,詭計多多,又能隱忍,即便在溝渠糞土中都能生存,反過來講,人生不也是這樣?多少狀況,當我們覺得是困,就困住了,罫礙執著就這樣點點滴滴的厚積和長大;當你不覺得困,糞土中也能生存,在地獄中也能看到天堂,不就放下心中的石頭和自尊?最後不就走出來了嗎?就像曼德拉走出監獄大門時,他清楚知道「若不能把痛苦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其實我仍在獄中」。

行健有成

 生命的意義是自己定的,生命的空間也是自己定的,生命所有價值意義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為什麼孔子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因為老天爺是這樣走的,老天可以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老天也有藍天白雲,風調雨順好日子,懂得跟著老天爺的律動,有一天終能自定生命意義。但究竟是哪一天?許多人都攪不清楚,可禪宗講得很清楚,強調不思前,不思後,過去心、未來心都不可得,掌握當下就是了,而不是等到成王敗寇時,項羽徹底垮掉,劉邦徹底站起來這樣的結果。但劉邦的態度是對的,所有困頓都能面對,不在意,就不會執著了,也就有繼續前進和提升的空間。

理想現實

 項羽劉邦兩人都是自信滿滿,不在乎他人看法,而且積極主動履行自己的想法,可劉邦像是無賴潑皮,但是他能忍,多計,夠毒,沒仁義,而項羽勇武,重然諾,舉仁義,有悍然屠城之猛,有不殺劉邦鴻門定天下共主的大義,有鴻溝定約徹底放下,和對虞姬的深情。但是面對人生應該同時有劉邦和項羽的態度,才讓人產生極強大的實力和信心,才能了無所懼面對所有問題。兩種態度,前者是形而上的,後者是形而下的。項羽講我心,從認知學習到的智仁勇中敢於面對而不畏縮,劉邦講本心,本心不講道德,屬現實面,我心講社會條件,屬理想面,兩者兼顧,就能出入陰陽。功夫裡一防一攻,攻防之間就是你能掌握的現實與理想,沒有理想就沒有辦法掌握現實,現實面若拿捏不住,理想也不可能實現。穿梭陰陽就是在進退應對時,找尋更大的生命空間。

劉邦項羽

 劉邦像變形蟲無心,無情,毒辣,多謀,多變,有耐心,懂得從等待中設法扭轉劣勢,能忍辱負重,臉皮又夠厚,好像壞透,可是成其大事者面對災困,同時都能以極強韌的人性面對和承接各種狀況,最終渡過災劫。從另一角度看來不也很豁達大度?項羽看來不識人,高傲,霸氣,婦人之仁,沒韌性,不能等,可真如此,何以項羽成軍,戰無不勝,壩上六國莫敢動秦章邯大軍時,項羽獨力大敗秦軍,又何以論之?只有魯莽是打不贏的,其實項羽靠子弟兵,與士兵情感極好,能肝膽相照,身先士卒,重言諾有英雄俠客氣質,不殺劉邦有兄弟情和仁義之約,鴻溝約定便往南返,不再戀戰,到關頭前,提得起放得下,與虞姬感情更是有情有義,不但有面子,更有裡子,不是劉邦既不在乎面子,也不重裡子的人格能比。

為人由己

 可是功夫中的精神正是貫穿劉邦的賴和項羽的寬,道德用字只是形容詞而已。功夫要嘛一橫一豎,要嘛完全收為己用,而自我完成也就是為己由己之學。人都有犯過,不能學劉邦無由面對人生,便無挺不下去的豁達,不能學項羽,人便沒有高貴的情操,和全然放下的承接心胸。岳飛文武雙全,面對金人,使用多少「奸計」害金人,又有多少次抗命不理上司而我行我素,又於給貶時仍能不斷從等待中設法而脫困,最後為秦檜及高宗所害,明知必死前仍設法佈下岳家軍於湖南,最終徹底大敗金人而為南宋帶來幾十年的和平。做人應學劉邦、項羽,還是岳飛或諸葛孔明?

存乎一心

  其實都是存乎一心,修文練武,修心養性,不過是學做人處事,正如狀況不好,或因勢不振時,便要韜光養晦面對挑戰,以折衷化解,協調忍隱,同時不斷強化自己,改變既有執著,創新發明,又隨時調整。時機成熟際,就要敢於說不,如有必要,為防他人惡念先起,必須適時亮劍,震攝對手,又給予迴旋空間,不畏戰敢鬥,卻又可以予,可以不予,這不就是進退應對的聖人之道。功夫應對,無所謂用計心機,一切不過智仁勇達德之通,提得起又放得下,抓得住道心又能應變,對得起自己和別人,一切都在於六神收攝裡,能動中尋定,使有騎馬射箭一矢中的,去後先來不問勝負,只問良心,便都能作己主公,這也是何以梁朝偉從葉問一角中學到的生命價值。(2013.12.18)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