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力不足,最主要原因為何?

為己所欺

鍾老師:透過鏡子看人,會比我們直接和人面對面看來得清楚,因為鏡子不會騙我們,不會害我們,不會跟我們計較,面對鏡子,我們的情緒不會起伏,自然能將人看得一清二楚。可是當我們和人面對面,對方嘴還沒張,我們的心先起動,對方說了一堆,我們只挑想聽的來聽,我們滿腦子成見,看到的、聽到的多半是自己想像的,和真實狀況自然有極大的出入。

見己之困

 看鏡子,能看見自己的現在,也能看到自己的過去,如徐克的電影《蜀山傳》,玄天宗走進三元宮裡,看見自己的前世今生。我們對過去發生的事情通常都不太記得,重要的多半不記得,記得的多半是些不重要的,譬如和某某人有仇之類的。走進三元宮就跟走進鏡子裡一樣,才明白原來我是這付德性,才會有真正的反省。

情懺感業

 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往來有許多假相,裡面的運轉,「情」佔的比例最多,情會把所有東西都吸了去,把理性、覺性、靈性、性靈全都吸收掉,人只能在感的層次裡面運作,也就很難看清楚真相。感不是都不好,也有好的,可是不好多過於好,人陷在情裡面,很容易被感所奪,沒辦法保持平衡。除了愛情容易為情所困之外,工作也會被情所擾,上司和下屬或同事之間,有很多衝突都是因為情而起的。其實,情乃我執,執乃面子,面子不過是自我,這個「我」沒幾人放得下和不在意,人便為感所奪,為「我」所害!所以情處理得好,工作會比較愉快,處理不好,角色衡突愈強,就愈不好做事情。工作是這樣,和家人相處也一樣,功夫更是明顯。

感鎖重樓

 功夫對打過程中很容易陷入一種「感」的狀態,同學會自創許多虛境,看到對手準備要出拳,就先感覺到有一股強大力量逼壓過來,腦中開始盤算如何避掉對方的強力衝撞,再趁機回打。或準備發動攻擊向對方出拳,拳還沒到,先是感覺對方等著我們靠近就一拳打來,使得這拳要出又不敢出,對方就趁機打了進來。過程中雖然來不及想太多,必須立即做出反應,可是從頭到尾幾乎都困在感的水平裡,出不去,被情緒、感覺、感情系統鎖住,拳打不開來,手腳反應也就沒辦法達到比較理想的運轉模式。

鏡湖見影

 感就像水中漣漪會將原本清晰的倒影給破壞掉,鏡子不受風吹影響,走進鏡子裡,感起不了作用,高矮胖瘦就只是高矮胖瘦,別無他意,就能將對手的一舉一動看得一清二楚。因為看得清楚,動作就會變得比較理性,該怎麼做就怎麼做,而不會很衝動的想趕快把對手一拳打倒。進入理性是第一步,拳就能掌握良好的技法,如果能超越這個層次,就能進到覺性的狀態。

覺能頂天

 進入覺性狀態,整個人完全澄明清澈,周遭所有細節都會自然呈現,便能應付對手的所有動作,順手做來,毫不費力。如果能看得更遠,看到鏡子後面去,那麼悟性就會產生,人在裡面運轉就能超越藝術水平,進入更高層次覺的狀態,就會擁有一種頂天立地、充沛四方、沛然莫之能禦的能量,在運轉過程中,在剎那之間,見生滅之際,所有動作就都做得出來。

心湖明鏡

 明鏡若山洞內之湖心,清澈澄明;山外湖面要等風息才歸寧。人心有「我」則若湖在山外,五蘊五毒將如毒龍隨時竄起。不論憂思驚恐悲,都是六塵緣影,內感一生就無法一念不起,我感一來如《蜀山》中之陰魔,《西遊記》中潑猴鬧天宮、豬八戒之犯色,《紅樓夢》黛玉葬花之曲悲,張愛玲之否定愛情,鹿橋《人子》的小王子別不了善惡而被殺,王國維見不到中國之未來而投池……。

深根寧極

 莊子講:「深根寧極,以括養知」不就是見洞中心湖,若鏡之影照不受風吹波動。現代人重理與知,所有觀察皆從心識起照,又附之以文,益之以博,以示己之多才好學,實不知理知如六緣塵影,風吹草動,又強辯之為講清楚,要多元,卻不知「文滅質,博溺心,然後民始惑亂,無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風吹水紋所見為小識,波動迴盪為小行,不返還本心不見心湖不見道德。心湖則如心鏡,莫用拂拭自然澄明淳厚,標月指要打的不是眼前的動作,是要穿過雷霆紛亂的表象,直入三元宮中流影背後躍起的前世心猿和今生意馬,做一個能不想,返回本性,不為外物困,自甘淡薄和受命的人。(2011.03.02)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