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斷背山》當紅,許多人都羡慕李安,也希望有朝一日能有像他那樣的成就,據說許多學子還拿李安為例去遊說父母讓他們走「自己的路」,怎麼看李安的成就?

活出自我

鍾老師:李安的電影展現出人道關懷,道出了多數人終其一生都處於像活死人一樣的僵化狀態。他點出了人的問題,也給人機會改變,但並不強求,他把同情和了解,慈悲和智慧,放到他的電影裡面去,他以一種悲天憫人的態度,民胞物與的胸懷,接受每個人的變或不變,他知道人要突破僵化很難,但還是希望有人能突破,這是李安最大的特質和成就。一般人不管自己的見解是否獨到,總希望別人聽進他的話,照他的意思來做,別人能改,就很高興,不能改,就覺得不好或不能接受。事實上,變與不變,改與不改,牽涉到許多因緣,是無法強求的,好比宗教信仰或人的想法,這都是很難改變的。人要是不能察其難明,悟其事理,絕不會在思想上有石破天驚的變化;若是不發諸自內,不是自誠而明,就是見到也做不到!

通儒典範

 李安的表現是中國近代知識份子中少有的一個成功人格完美的例子,一般知識份子既傲又慢,執著又不盡人情,愛擺高姿態,以為自己多偉大,李安是個虛心的人,他有達摩所講的功德加身,有慧根和能力,他對外在的東西不太過強求,對內在的修為卻沒有一天放棄過。因為修為夠,才能在最低迷時展現最虛心的狀態,才能不動心的面對所有問題。一般人的心都很緊,執著又強,每天扛著泰山來走,身體走不過,心也走不過,日子就變得很難過。

隨遇而安

 李安有佛家隨遇而安的態度,又有儒家內聖外王的修為,順風來時,就乘風而去,順勢而行,沒有風來,就停著,對他來說,有風很好,沒風也很好。李安之所以有成就,是因為他有真正「誠」的力量,在任何狀態下,他都不會放棄,不能王就退,退而隱為道,就像李白、杜甫,在任何不利的狀態下,都以最大的人本精神,和慈悲的胸襟盡可能去幫所有人,包括皇帝到老百姓,即使被貶,還是做他們能做的事,盡力而為,盡力到什麼程度?盡力到「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捨身取義都可以,生命都可以不要,把自己的生命看空掉,保持仁義,忠誠寬恕,能做到,心裡就自在輕鬆,心裡自在輕鬆,又有何事不能為?問題是多數人都是對應為,而可為的卻沒有為,不應做的又做了一堆,不但沒有成就,反而造成共業,害人害己,還不知己之恥!這種人即使有成就,也是表面的、虛假的。

假不作真

 世俗的成就是假的,就像李安的電影《臥虎藏龍》裡提到,青冥劍是假的,劍法是假的,派別是假的,連李慕白也是假的,李慕白的功夫雖強,可是他的生命是黑暗的,練來的功夫若不能點燃生命,那樣的成就是假的。正如為政者,握有偌大的權力,所作所為不能讓老百姓得到幸福的生活,這樣的政治也是假的!今天我們所謂的成就完全建立在假相上,都是一些外在有形的成就,是為了做給人家看,那不是真成就。就像梁武帝問達摩說,我做那麼多事情究竟有沒有功德,達摩說沒有,因為梁武帝的所做所為都是為了做給人家看。

照亮別人

 大部人的心眼都是蒙塵的,而這些人的心都是給顏料沾滿而看不見其真,總是被自己的假面給控制住、壓制住,不能以真面目呈現,生命打不開,身心不能安頓,就沒有足夠的能力往前,也很難活得自在。不曾對自己忠誠,從未盡力,生命就不可能點燃,因為沒有能量可點燃。生命不能內燃,就不可能產生自誠的能量,當然生命的良知、良能就不會打開,一生只會過得茫茫然,像個活死人一樣。這也是李安的電影始終在探討,為什麼人要讓自己成為活死人,而不是把生命點燃,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世界是平

 李安對人有清楚的看法,他知道當今社會,東方也好,西方也好,已經沒有太大差別了。因為所有人的想法都差不多,執著差不多,做法差不多,錯誤也差不多,而人與人之間的和而不同、與人為善、善與人同等這類的生命態度幾乎是看不見,這就很難讓生命有更大的突破。每個人都低調的,荒謬的,像阿Q那樣過自己的日子,但很快的,兩眼一眨,就走了,既沒留下什麼,也沒點燃過什麼,這樣的生命也是多餘的。

近鄉情怯

 在電影中,李安點出了一般人看不到的人性,和在不合理的傳統壓力底下給壓得喘不過氣,頭也不敢抬的卑微生命。李安為他們叫屈,又給予他們更大的空間,在《臥虎藏龍》中,他勇於點出李慕白和俞秀蓮之間的只是親情和友情,並非是愛情,而玉驕龍和李慕白之間的是愛情而非師徒之情,而這兩份非對稱的情卻是主角們心口中的痛,所謂愛人者人不愛,不愛你者你更愛,有時不覺其好,失之又覺懊悔,始終不能拿捏。

點亮生命

 李安的成就關鍵在於「誠」字,古人說自誠而明,內在有誠,才會有光芒綻放,生命才會打開,才知道如何尊重自己,尊重別人。生命不一定有很多機會讓我們去發光、發熱,也不是為了要發光、發熱才去點燃生命,點燃生命是身為人本來就應該做的事。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於獸者幾希」,生命不能點燃,心靈部分呈現不出來,人和禽獸就沒有太大差別了。

伊甸園外

 錢鍾書在《圍城》中述說城外人都想入城,而城內人卻想出城,《斷背山》中兩位同志情人正如城外的人想入城,可是心中卻又背著一座城,根本進不了城,而事實上城裡的生活,一如常人家庭是無聊多於有趣,問題大於幸福,同志也好,李慕白玉驕龍也好,生命若不能突破,沒有民胞物與的心,沒有和而不同,善與人同的大仁心,人類是永遠回不去伊甸園的,當自誠之心能生,便能照亮一切,見其五蘊皆空,自能珍惜一切,於當下掌握,不泥於擁有,心中無執,伊甸園不就回來?人又有何求?

自我完成

 如果父母懂得李安的人道關懷,了解李安對人性的透徹了解,便會同意讓孩子們走「自己的路」,因為孩子本來只能走自己的路,父母安排多了,反而走不出自己的路。正如學功夫的人,每個人都有他的一座斷背山,在展現功夫時,拿捏不住,就如同鹿橋《人子》中「小王子」的故事,要斷是非的刀砍不下去,反而給師傅「殺了」。

知所取拾

 對打時究竟要狠狠打敗對方,還是給對手留情面,當修練多年後,仍不知取捨,其表現不也就跟「小王子」一樣,都活回去了!《斷背山》之所以特別,不也就跟《臥虎藏龍》中喜歡上敵人的徒弟(玉驕龍)而又要否認的李慕白一樣,他在傳統感情、親情和不知名的愛情之間浮蕩而無法取捨,所以他的青冥劍始終傳不出去,也放不下來!生命永遠膠著又沒有薛西弗斯的精神,這樣的人生就無奈極了!反觀玉嬌龍接了青冥劍,闖蕩了江湖,得到了真愛,更願意以生命去完成她的愛,如同今日同志們的出櫃之極其可敬一樣!(2006.3.1)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