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近來覺得生活無重心、無目標,對凡事都無所謂,我不太喜歡自己如此沒目標、沒動力,似乎在虛擲人生,如何改善?
鍾老師:幾乎所有人都會有這樣的問題,只是程度不同,出現的時間不同而已。人生目標有短程、中程、長程之別;長程目標好比道家追求虛無,佛家追求空性,儒家追求仁義;中程目標如成家立業之類;短程目標像做計畫、做生意、安排旅行等等。覺得人生沒目標多半指缺少中長程目標。
為什麼會覺得人生沒目標,除了本身對中長目標的內容不是很清楚之外,有時候也與節氣以及人體內部氣運周期有關。最近的天候環境,從五星連線、七星移位、地震、端午、乾旱、熱高壓等一連串的變化,使人精神換散,頭腦一片空白,火往上沖。遇到這樣的狀況,如果心中沒有半點根基,沒有佛家求法的慧根,沒有儒家忠恕的心,沒有道家致虛極的無心,就會覺得做什麼事好像都是空的、假的,一點也不帶勁。
個中三昧
身體內在氣運周期可分為上、中、下三個等級。如果氣運周期在最低位,又遇上不好的節氣所產生的強大干擾力量,會把人的腦波給吸收掉,整個人就像掉到谷底一樣,情緒低落,茫茫然,對所有事情、所有生命都沒了看法。如果我們對人生的長程目標很清楚,對中程目標的成家立業有基本認識,那就不一樣了,至少知道該做什麼,對偶有的情緒低落,也就不會太在意。
事業一定要做得很大嗎?不一定吧!有幾人能像王永慶、比爾•蓋茲那樣的人生際遇?很難!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定位,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將工作掌控得好,那就很好了。工作不見得要盡全力,只要做到差不多的好,就夠了,就會有成就感。工作不是為了別人的肯定,而是自我肯定,有了成就感,就會有很大的存在意義。再怎麼不理想的工作,只要下一定的工夫,不要求全力,七成左右,就可以把垃圾變良田。如果只想混一混,或只當它是騎驢找馬的過度工作,那就累了!心力不集中,心神不寧,心氣不合一,騎驢未必找得到馬。事業上、工作上只要下一定的工夫,就會有一定的成果。在下工夫的過程中,不好的節氣、低落的身體周期也會隨之過去,就會發覺自己越來越踏實,人生充滿意義。
獨善其身
許多人受社會傳統所影響,認為到了一個年紀非得成家(結婚)不可。事實上,在中國傳統的成人教育裡,成家所指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與結不結婚沒有必然的關連。結婚也好,獨身也罷,都是生活的一種型態,沒有什麼非這樣或非那樣不可,重要的是能否獨善其身、成就自己。要成就自己必須學會控制自己、充實內在,慢慢就能得到許多東西。在充實過程中,控制力越來越大,學得越多、越快,智慧就會產生,想事情就會越通透,生命一旦打開,對任何事情都覺得有意義,這種實在感,會讓你覺得生命一點都不空虛。
其實許多的人都想找個伴來穩定自己,但是自身若不充實,沒有穩重的個性、給人安全的感覺、負責任的態度、充份溝通的能力、自然關懷別人的真誠、極大包含的厚實、尊重他人的隱私權利、擁抱自由的心、和而不同的生命情調、正面又美麗的心態、幽默的語調、體貼別人意見和情緒變化,只想著如何要得到別人,可能先給別人壓力而不是好感,又如何有能力與人相處。所以古人一直在講返還諸己,先從修身修好才談其他,生命才可能充實,找個伴是不會給人充實生命的。(2002.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