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氣修道者彼此若產生干擾,其影響為何?

鍾老師:一群練氣修道的人在一起,不管是上課、共修、同遊或其他活動,由於能量場效應所產生的作用,即使行為上不與他人互動,能量場也自動會產生激盪和不良的共振,先是影響接近的人,再由接近的人相繼把力量往外擴散。就像古人所說的業力轉移,業力很容易從一個人的身上傳到另一個的身上,尤其對原本已經不平衡的人產生干擾,最後造成周遭所有人的浮動,修道之人比一般人更容易有這樣的狀況發生。

撲蝶引業

 每個修練者都有各自的力場,這個力場不一定與周圍的人產生共振,但至少會有相互牽引作用,一個連著一個,最後形成一個網,這個網我們稱之為「外緣」。當中只要有一個人其自明誠的力量稍嫌不足,因五蘊五毒起動,很容易就牽動外緣運作,使得這一群看似相關又不是那麼直接有關的人產生交互作用,把身心靈各部分的業力都引發起來,最後形成極大的力場反撲,類似「蝴蝶效應」的因緣運作就這樣產生。

 物理學上「蝴蝶效應」的意思是說,假如今天北京有一隻蝴蝶扇動翅膀,由之引起空氣波動,經過無數次傳遞與放大,最終可能導致幾個月後紐約的一場暴風雪。雖然只是少部分人的浮動,卻讓原本想要藉由共修體會天人合一的境界,體會道的境界的多數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外緣作用干擾的影響,心眼越來越小,看到的東西越來越少,只看到一些人事物的運轉,卻看不到天地與人之間如何互動,平衡力漸失,不但使修練的效果大打折扣,極可能還引發意想不到的災難。這也就是為什麼一些宗教活動、朝聖團、進香團常有不幸的事情發生,其道理是一樣的。

情執粉身

 古時修道之人特別重視共修者之間的距離,以保自己的平衡,不讓不良的、陰性的、負面的、類似蝴蝶效應的作用產生。我們看電影「蜀山傳」,那些修練者在峨嵋山裡各佔山頭,彼此沒有太多的接觸,為的就是保持距離。保持距離才能看清楚什麼是道,才能修出比較深的識力和功力。當然,他們偶爾也會聚眾,但聚眾是因為有一定的機緣,為了處理能量的問題才會聚眾。因為他們知道,只要任何一個人有「感」,就會帶動群體活動,攸關個人生死。舉個例子,像天劍被玄天宗影響到之後變得非常浮動,雖然她嘴巴說不為所動,可是那個「感」不斷在她心裡產生作用,擴而大之,最後使得她和雷劍不能合璧,導致雷劍粉身碎骨。

 外緣起動所產生的干擾一般人不容易察覺,就像蜀山前傳-「新蜀山劍俠傳」裡,丁引和曉雲法師大戰血魔,隨後白眉助陣把血魔打散掉,血魔不見了,丁引以為沒有問題了,就找個地方休息。他把劍交給小兵,小兵很高興的把玩那支劍,這時由於心鬆了,情就跟著動了,丁引原本不收徒弟的,突然有收徒弟的念頭,嘴巴沒講,可是心已經動了。而小兵拿到劍之後他覺得丁引有可能收他為徒,所以他的心也動了。這時由於兩個人的心都動了,魔就來了,血魔就順著那把劍,隨著丁引的頻率,輕易的進入他的身體裡,丁引千百年來的功力就這樣給破了。

前功盡棄

 另一個例子,「蜀山傳」裡丹辰子守在血穴前面看到了赤屍,儘管師父再三交代,遇有任何異常狀況必須先斬後奏並趕緊通報,但丹辰子覺得赤屍不過是一隻小小的蝴蝶,即使再壞,一口氣就可以把她吹死,因此不以為意。後來這個小毒慢慢延伸,蝴蝶效應就出來了,以丹辰子修那麼久的功夫竟然被赤屍的力量一點一滴的融化掉,卻絲毫不知,最後就被赤屍直攻心竅裡,所有修行就此全部瓦解。丹辰子不以小惡為惡,小問題為問題,小毒為毒,最後就釀成大禍。

 古書上講,修練的時候要特別留意我們的行住坐臥,與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心魔不動,不受他人牽引,也不影響他人,隨時保持高度平衡,自然就不會有太大問題產生。(2002.03.05)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