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從修德開始

增強免疫力疾病自然不易侵入

/楊昆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的新概念,不少人都比較熟悉了。其中之一就是提倡要把「道德」納入健康的範疇,強調健康的人,或者希望自己健康的人,要注意自身道德的修養,其內容包括:健康者不以損害他人利益來滿足自己需要,具有辨別真與偽、善與惡、美與醜、榮與辱等是非觀念,能按照社會行為的規範準則來約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我國傳統養生家早就認為,人的壽命長短與德行修練密切相關。遠在春秋時代,孔子就提出了「仁者壽」的觀點。並強調:「大德必得其壽」。唐代名醫孫思邈指出:「百行周備,雖絕藥餌,足以暇年;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明代龔廷賢在《壽世保元》中說:「積善有功,常存陰德,可以延年。」明代名醫孫志宏也說:「德為福壽之本,若其剛惡不肯好德,柔弱而急於修養,則禍及隨之,而絕福壽根源矣。至衛生一節,尤為修德中事也。」

 國外科學家透過大量調查也發現,與人為善有助於健康。美國耶魯大學病理學家曾對7000多人進行跟蹤調查,結果表明,凡與人為善者其死亡率明顯降低。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對2700位居民的健康狀況進行幾十年跟蹤調查發現。與他人融合相處者預期壽命顯著增加,在男性中尤為明顯。巴西醫學家馬丁斯曾調查過583名被指控犯有各種貪污受賄、以權謀私等貪官與同樣人數的清廉者十年之久的健康狀況,結果發現,前組有百分之六十的人生病或死亡,後組生病或病亡的人數僅占百分之六。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融洽的社會關係、良好的心理活動可以使體內分泌出一些有益的激素、●類和乙酸膽鹼等,這些物質能把血液的流量及神經細胞的興奮調節到最佳狀態。

 同時,大腦中分泌的一種天然鎮靜劑,可使人獲得內心的溫暖,從而緩緩地解除心中常有的煩惱。科學家們還發現,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的行為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系統功能,使神經系統及時溝通骨髓與脾臟,產生抵抗感染的細胞,從而免受多種疾病的侵襲。

 因此,我們應加強道德修養,做一個忠誠、仁慈、善良、正真的人。具有這種高尚情操的人,於國、於人、於己皆無愧疚,方能堂堂正正,安然處世,心理寧靜,災病不生,福壽永存,使自己真正成為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能力皆完美」的健康者。

(本文作者為大陸「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從業人士」)

(摘自《自立晚報》1999.03.27)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