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禪定──沛群生


現代中國人反而不太懂氣和禪的關係,氣和禪共尋的虛無 空觀不思前,不思後,行該所行,自然,能邁入氣和禪的 境界。

文/鍾國強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句已故新派武俠小說作家古 龍的名言,同時也應驗在氣的世界中,一般人未進入氣的 世界,隨時感受到己身或因應這種能量而引起的變化時, 心中自然浮現起種種的感覺或幻影聲音,心力不定的,便 嚇出病來,甚至走火入魔,定力夠的便能克服此關,登堂 入室去也。

 的確,練了氣後,由於身心的敏感度大大提高,對所有 精神活動或超自然的變化都自然的感觸到或看到,由於不 是知覺世界所了解的東西,便會嚇得要命忐忑不安,在此 階段中,氣感敏銳的人,便身不由己,無法集中,也不能 放鬆,更遑論跨越重樓了。

 未入氣的境界時,猶如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剛進氣的境界後,見山非山,見水非水,會看到氣的特殊 表現和擁有前所未有的體驗,但感覺我的世界一切非凡, 正如禪境之從陰轉陽,從有限到無限,看見世相的另一面 ,但是到真正體驗後,卻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了。為 甚麼會這樣呢?其實剛了悟氣的存在後,山成為自我意識 在亢奮的情況下的另一種影像,譬如人與影子,當我們看 到影子後,就會認為我們是有一個影子跟著的一樣,見水 又是水後,正如體會到氣之存在形式並非是我們要動手去 練它時才存在的,實際上不練時,我們就比較無法感覺氣 的存在,但它卻存在的,如同禪境第三個境界,陰陽本來 是密合的,有限與無限其實是齊一的。

 現代中國人何以反而比較不太懂氣和禪?主要原因與我 們的社會體制及教育制度大抵上是西洋式的為主,而現代 的資訊系統發達更帶來大眾傳播的暴力觀,許多歪理一直 透過這些渠道取得發表的影響與干預,因為西洋的文化哲 學觀點主要奠基在自然世界與人類心靈對立的世界,而西 方形上學從柏拉圖到聖奧斯汀,都是錯把真理置於理性當 中,當切斷我們的本性後,真面目便永遠無法得見,人與 自然永遠對立,而人必須遵從最高的終極意識,真神或道 德,因此現代中國人往往勇於二元對立的問題上,譬如體 育與環保問題上,蓋體育館在綠地公園上便成為一件無法 饒恕的問題,也不能在體育與環保兩個人士之間有妥協, 如同贊成賭馬賽馬開禁與反對者雙方,兩造都振振有詞, 雙方固然言之有理,但都無法以整體性的方式來了解事物 真相。贊成者以利為出發點,而反對者卻以道德為出發點 ,雙方都不在同一個出發點上,如同體育與公園環保之爭 ,便不可能有共識的結果。

 這種泛道德觀的表現,或分割性的理性良心,無從進入 理性與非理性,理智與感覺,道德與自然統一的實踐性世 界中,而這種社會現象只表現出西方理性主義的矛盾,如 同德國大哲學家海德格否定西方過往的哲學錯誤一樣,在 禪的世界裡,所有的追求都是漸進的,努力體會的,而頓 悟只是入門法而已,所以在氣的世界裡,其追求亦是漸進 的,需要摸索,體驗,反覆觀照,否定和肯定的,啟示同 樣是入門的棍子而已。

 拿西洋美術為例,都是在一味求真,到照相出現後,仍 不死心,更有人先拍了一張照片,然後再據該照片與畫家 之感覺和心,把畫畫得比照片還像真的,說是超現實主義 作品,認為作家把當時之時空與自由留了下來,其實這是 把一刻化作永恆,企圖使井然有序的最高終極存在於畫布 上之一剎那。這種企圖心,把人類帶到永無止境的上昇與 更為濃烈的權力慾上,因此畫布上之一部分實包含了控制 全宇宙的企圖心在內。而這種企圖心卻不是氣或禪所要的 。

 氣和禪所尋找的是虛無之空觀,不要限於對空的精神國 度,並要有「身不由己」的秉持,不思前,不思後的大智 ,執著於現在該做之一切,行該所行,絕不要以分別心去 判別別人之表現,思你該行的,自然能夠邁入氣和禪的境 界。

 以中國畫來說,許多的畫家都喜留白,尤以畫漁夫獨釣 寒江雪的畫作,除了簑衣漁父,小舟,山水外,百分之七 十到八十都是空的,對了,空白愈多,能變化的就愈多。 因此,當西班牙已故大畫家畢卡索見到張大千的國畫後, 他說:「中國人不必到西方來學畫了」,因為中國畫多半 都在寫境,只能以抽象的方式來表達才抓得住其中真髓, 因此除非不畫中國畫,否則就必須畫空白。這也是由不得 的。

 練氣時能留空白嗎?可以的,這個也是由不得我們的。 因為不留空白,氣便進不來身體,人也就無法得氣了。那 要怎麼樣才能讓身體留白?方法很容易,只要先吸一口氣 ,再緩緩的吐掉,就能讓身體留白,接著要先忍住吐掉氣 後的難過,默數八下才得吸氣,這時候手也跟著反掌往上 昇,直至最高點再忍著。如是者反覆八回,自然能夠得更 多的氣,對禪的了解也會多一分了。最後,讀一下蘇東坡 的禪詩:「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 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便了解本來無一物,何處惹 塵埃的境界究竟與氣的關連在那裡。



台北市氣功文化學會製作